摘要:故事的开始源于我的初中时代,当时的我迎着朝阳走向课堂。那时,我的地理老师仅用一支粉笔,就在黑板上勾勒出山川湖海的壮美,带领我走进地理的奇妙世界。从初中的兴趣萌芽,到大学的专业钻研,一路走来,无数优秀教师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坐标”,指引着我前行。如今,我也接过这接
大家上午好!
去年9月,我坐在台下聆听第一届“清雅杯”的教育故事,那些前辈们点燃的火光,至今仍在我的心头跃动。今天,我终于站上了同一赛场,给大家讲讲我的成长故事。
故事的开始源于我的初中时代,当时的我迎着朝阳走向课堂。那时,我的地理老师仅用一支粉笔,就在黑板上勾勒出山川湖海的壮美,带领我走进地理的奇妙世界。从初中的兴趣萌芽,到大学的专业钻研,一路走来,无数优秀教师成为我成长路上的“坐标”,指引着我前行。如今,我也接过这接力棒,踏上三尺讲台,渴望成为学生们的引路人。
初到学校,当得知要接手6个八年级班级时,我内心充满了惊讶与不安。中途换老师,正处青春期的学生能接受我吗?我该如何上好第一堂课?我准备的可是七年级的知识啊!带着这些疑问,我决定在第一节课时来一场“七年级知识大复习”,想借此“震慑”学生。果不其然,经过轻松暑假的他们,面对测试时大多一脸茫然。当时的我以为,这招奏效了!后续教学应该会顺利许多。
然而现实却不尽如人意。故事的转折是因为一瓶奶茶。在八年级地理知识开始理论化,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明显下降,说小话、打瞌睡、望着窗外发呆成为屡见不鲜的情况时。一个学生的举动彻底点燃了我的焦虑——他不停地摆弄着饮料瓶,还时不时想偷看我一眼,总找机会喝上一口。在我回头板书的瞬间只来得及看见还没盖上的瓶盖和他嘴角那一点茶渍。我强压怒火,准备在课后狠狠批评他。可当他小心翼翼地把饮料放在讲桌上,抬头用怯生生的眼神望向我时,我突然意识到:我想要的,不过是他认真听课,而非严厉斥责。
就在这时,我瞥见了那瓶阿萨姆奶茶,灵感瞬间闪现——这不正是天然的教具吗?我问他:“既然你这么喜欢喝,那你知道这饮料名字的由来吗?”他摇了摇头,其他学生也投来了疑惑的目光。我接着说:“那大家可要认真听讲,今晚回去给家人讲讲阿萨姆奶茶的故事。”随后,我带领全班同学开启了一场“饮料溯源之旅”:从阿萨姆是印度地名,到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优质的红茶产区;从印度茶产业的兴盛,再到为何高峻寒冷的喜马拉雅山脉为何能种植茶叶……我抛出一个个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课堂气氛瞬间被点燃,讨论声此起彼伏!而我又一次在学生眼中看到了久违的求知光芒。
此后,我仿佛找到了地理教学的“金钥匙”,那些曾让我焦虑的行为不再出现在课堂上,反而在每次踏进教室时都能看见他们那一双双泛着求知光芒的水灵灵的大眼睛。
当夕阳为八年级的最后一节地理课镀上金边,那个差点因奶茶瓶挨训的男孩塞给我一张纸条:“老师,现在每次喝阿萨姆,舌尖好像都能尝到你说的从喜马拉雅山南麓吹来的季风。”
看着他的字迹我突然读懂:我一直想成为的真正的教育坐标,不在经纬线交织的网格中,而在我们为学生们推开的那一扇扇窗后——那里有喜马拉雅的风裹着茶香,有撒哈拉的沙粒折射星光,
以地理为眸,带他们看见世界的辽阔;
以热爱为尺,助他们丈量生命的可能。
这,便是我一直期望成为的——
能点亮学生未来的地理坐标!
故事的最后,我迎着夕阳离开教室,我无比珍惜与第一届学生们共同成长的故事,也期待着我未来的每一堂课!
来源:优学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