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HER2阳性乳癌的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以往治疗效果都不理想。但HER2标靶药物问世后,形势有所改善,患者存活期大幅延长,复发风险也降低。然而,使用这类药物的病患不断增加,安全问题逐渐浮现。最近日本明治药科大学用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系统性
HER2阳性乳癌的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以往治疗效果都不理想。但HER2标靶药物问世后,形势有所改善,患者存活期大幅延长,复发风险也降低。然而,使用这类药物的病患不断增加,安全问题逐渐浮现。最近日本明治药科大学用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系统性分析七种主要HER2标靶药物不良事件。结果近日刊登于《Pharmaceuticals》期刊。
七种药物大致分为两类:抗体类药物以及小分子标靶药物。研究结果清楚指出,两者不良反应类型有明显差异。单株抗体不良反应集中心脏毒性(如心力衰竭、心肌病变)和输注反应(如过敏、呼吸困难)。心脏毒性可能源自药物影响心肌细胞HER2信号传导。
从腹泻到肝功能异常:标靶药物的副作用差异口服小分子标靶药物的不良事件,集中消化系统(如腹泻、恶心、呕吐)和皮肤(如皮疹、手足综合症)。奈拉替尼(Neratinib)和拉帕替尼(Lapatinib)腹泻报告事件占极高比例,有些甚至是重度腹泻,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品质。图卡替尼(Tucatinib)是较新颖的小分子药物,FAERS数据导致的肝功能异常非常值得重视。由于这些差异性,临床医生选择药物时,需充分考量患者疾病史,以制定更安全的治疗策略。
本次研究还发现“个别”HER2抑制剂特有的不良事件,难在小型临床实验发现。如抗体─药物复合体新药( ADC)贺癌宁( T-DM1)可能导致血小板减少和肝损伤,就是因释放的细胞毒杀药物仍可能对骨髓和肝脏产生毒性。这提醒我们,使用ADC药物时,必须密切监测血液和肝功能指标。
小分子药物的潜在致命风险另一方面,临床实验已显示较高腹泻发生率的小分子药奈拉替尼,腹泻报告频率和严重性在FAERS数据更明显。某些小分子药物还可能导致肺损伤或肺炎,尽管发生率不高,却可能致命。潜在不良反应资讯,对临床医师风险效益评估,都是关键的参考依据。
FAERS分析虽然提供“真实世界”乳癌治疗的安全性资讯,但仍有不足。因FAERS数据源是自发性通报,因此有通报偏差,报告者可能倾向报告严重事件。其次,由于没有实际接受HER2抑制药物治疗的总患者数,所以无法计算真正发生率。患者是否有共享药物、其他疾病及治疗时间长短等影响因素,都无法排除。只有进一步界定风险因素,才更有助落实用药安全。
虽然这次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当成临床治疗指引,但提醒医生选择HER2抑制药物时,不仅要注重疗效,更要权衡潜在安全风险,并对用药中病患创建严谨监测机制(如心脏、肺功能监测),在风险与疗效间权衡得失。未来若有更多跨国、长期、完整的数据库研究加入,有机会对这些癌症疗法的安全性勾勒出更深入具体的轮廓。
来源:扬起风帆的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