昇思同路人第三期:代码贡献超1.7万,ICT大赛全球特等奖!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7 15:04 1

摘要:大二时,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李永康还是昇腾众智项目中的一名新人,首次接触昇思MindSpore;两年后,他已成为开源之夏导师,指导其他开发者在项目中基于昇思MindSpore进行开发实践。他是昇思MindSpore社区的积极贡献者,本科阶段便贡献了超过1.7万行

大二时,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李永康还是昇腾众智项目中的一名新人,首次接触昇思MindSpore;两年后,他已成为开源之夏导师,指导其他开发者在项目中基于昇思MindSpore进行开发实践。他是昇思MindSpore社区的积极贡献者,本科阶段便贡献了超过1.7万行代码;他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技术开拓者,在全球顶级赛事中斩获荣誉,满载而归;同时,作为昇思MindSpore的布道师,他在昇思创新训练营、昇思MindSpore学习打卡营、华为ICT大赛赋能等多项活动中担任讲师,分享自己的开发经验。那么,他是如何完成从学习者到贡献者,再到传播者的华丽蜕变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李永康,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华为ICT大赛昇腾AI实践赛全球特等奖得主,华为开发者布道师,昇思MindSpore布道师,昇腾优秀开发者——最佳贡献奖,昇腾众智开发者,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未来之星。他曾在昇腾AI创新大赛-昇思MindSpore数据打榜赛中荣获银奖,并在昇思MindSpore开源实习项目中被评为优秀实习生,为MindSpore NLP贡献了多个模型和算法。

初识昇思MindSpore:挑战与突破

李永康和昇思MindSpore的初遇发生在“众智计划“项目中,回忆起首次接触昇思MindSpore的情景,李永康坦言:“当时要求在昇腾硬件上完成模型从PyTorch或TensorFlow到MindSpore的迁移。MindSpore和PyTorch比较相近,但和TensorFlow差距比较大,所以我们也对TensorFlow的写法进行了学习,然后再迁移到MindSpore。”

迁移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团队遇到了内存泄漏问题,后来发现是构建网络的写法有误。“MindSpore需要将网络封装成class,这和当时我们的开发习惯不太一样,封装成类之后就解决了。”

另一个挑战是性能优化。“当时强化学习依赖CPU进行推理,同时通过GPU并行训练,但实践过程中发现CPU上的性能较慢。我们通过查阅文档、线上交流,发现可以通过昇思MindSpore的set_context接口,调整其中CPU线程池这一不太常用的参数来进行优化。”通过调整线程数、限制CPU进程数量以及进行CPU绑核,团队最终解决了性能问题。

多线作战:技术竞赛与社区贡献的平衡之术

凭借项目中积累的技术经验,李永康带领团队参加了昇腾AI创新大赛2023-昇思MindSpore数据打榜赛道,赛题要求选手根据提供的雨天场景图像数据,基于昇思MindSpore开发可去雨的算法模型,最终比拼模型在测试集的得分。团队最终选择基于昇思MindSpore实现了DeepLabV3+模型,并迁移了AugSeg的算法对模型进行半监督训练,实现了精度的进一步提升,最终斩获银奖。

同时,李永康还在昇思MindSpore开源实习项目中贡献力量,为MindSpore NLP套件实现了多个模型和算法,并深度参与了套件PEFT特性的构建。这些经历为后续各大领域大模型应用打下坚实基础。此后,在第八届华为ICT大赛实践赛——昇腾AI赛道中,面对同样提升模型精度的挑战,他作为团队核心成员,提出通过其他模型对原始数据进行打分筛选,从而挑选出更优质、更易于模型学习的数据,以训练出更好效果的模型。经过层层考验,李永康和团队在中国区总决赛中荣获一等奖,并成功晋级全球总决赛,最终摘得全球特等奖。

这一系列成就也为他赢得了昇腾优秀开发者——最佳贡献奖的殊荣。

当被问及如何兼顾学业、比赛和实习时,李永康表示:“我本身就是一个高精力的人,但这并非指盲目地消耗自己,而是我找到了让不同事项相互促进的方法。”

“在众智项目中积累的昇思MindSpore实战经验,成为了我征战昇腾AI创新大赛和华为ICT大赛最坚实的技术底牌;而在开源实习中为MindSpore NLP套件贡献PEFT算法的经历,也恰好成为我后来在昇思MindSpore创新训练营中讲授微调课程的宝贵素材。”

“而布道师的身份,则倒逼我将碎片化的知识系统化,从而对技术原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这种方式,我不仅自己得到了成长,也能够帮助他人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由此看来,这些经历相互促进,互为助力,最终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推动我不断前行。”

从开发者到布道师的蜕变

积累了丰富经验后,李永康没有止步于技术探索。他成功通过选拔,成为一名昇思MindSpore布道师,开始了技术推广的新征程。

作为布道师,他

担任2024年开源之夏昇思MindSpore项目导师,招募并指导2位开发者完成项目开发成为2024年昇思MindSpore创新训练营(华中站)唯一的学生讲师,讲授《Parameter-Efficient Fine-Tuning》课程多次在华为ICT大赛赋能讲座、高校宣讲活动中分享经验担任昇思MindSpore学习打卡营讲师,讲授大模型微调实战

“刚开始做讲师还是有点紧张的,”李永康回忆道,“但看到能帮助大家快速上手MindSpore,这种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

展望未来

从最初的紧张稚嫩,到如今站在讲台上自信布道,李永康完成了从昇思MindSpore开发者到布道师的完美蜕变。

他坚信:“随着昇思MindSpore生态的持续推广,未来,它们必将成为更多开发者的首选AI框架。”

来源:小思说科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