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股冲5万点!日本首位女首相上任,宽松政策成推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7 16:40 2

摘要:最近亚洲股市算是彻底支棱起来了,日经指数直接冲到49185.5点,离5万点就差口气,这事儿估计不少股民都盯着呢。

最近亚洲股市算是彻底支棱起来了,日经指数直接冲到49185.5点,离5万点就差口气,这事儿估计不少股民都盯着呢。

不光日本,中国股市早盘飘红,香港恒生指数涨了些,连澳大利亚股市都因为一个稀土协议直接起飞,MSCI明晟亚太地区(除日本)指数更是创了四年半新高。

这波集体走高,到底是啥在背后推?

要说这波亚洲股市里最吸睛的,还得是日本市场。

众议院投票把高市早苗定成了日本首位女首相,这消息一出来,日股直接奔着历史新高去了。

市场现在就是吃定了她的政策方向她是“安倍经济学”的坚定追随者,说白了就是要继续搞货币宽松、砸钱搞财政扩张,还明确反对加息。

这种预期一出来,日股的反应特别直接。

丰田汽车、索尼这些大公司的股价当天就涨了3%往上,券商股更猛,野村证券、三菱日联证券都涨超4%。

外资也不含糊,当天就往日股里砸了1.2万亿日元,这热情确实够高。

但另一边,日元就有点惨了,兑美元跌到151.39,兑欧元、英镑也没好到哪去,典型的“日股强、日元弱”。

本来想觉得日本央行下周开会可能会有变化,后来发现交易员预判加息的概率才20%,行长上田一夫也没说要收紧政策。

其实这也能理解,高市早苗刚上任就放话,要推超10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重点投基建和半导体研发。

但我觉得,这波涨势能不能稳住,关键还得看计划落地的细节,总不能一直靠“预期”撑着,要是后面钱没到位、政策打折扣,日股说不定就得抖一抖。

日本这边靠政策预期火了,全球市场的大背景也在帮忙,尤其是美联储的态度,简直是给市场吃了颗定心丸。

之前美国地区性银行的不良贷款、政府可能关门的事儿,把投资者吓得不轻,结果这周局势全变了。

白宫经济顾问凯文・哈塞特直接说,政府关门的状态可能这周就结束,不确定性一下少了很多。

更关键的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讲话,句句都透着“鸽派”味儿,反复提担心就业市场。

现在市场都觉得10月肯定要降25个基点,连后面两次会议继续降的可能性都想到了。

这种宽松预期直接拉低了美债收益率,10年期美债收益率跌到4.2%,美国三大股指隔夜就大涨,芯片股还创了历史新高。

亚洲股市开盘一看美股这架势,自然也跟着有了底气。

企业盈利的预期也在变好,之前预判标普500指数成分股第三季度盈利涨8.8%,现在直接调到9.3%。

Pepperstone研究主管克里斯・韦斯顿说“市场轻松跨越了担忧之墙”,这话确实没毛病,但我觉得也别太乐观,毕竟盈利能不能真上去,还得看企业的实际业绩,要是后面财报没跟上,这预期也会落空。

不光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股市这次也靠一个“大单子”火了一把。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签了个85亿美元的稀土和关键矿产供应协议,还承诺要简化审批流程、提高产量。

这消息一出来,澳大利亚的稀土企业直接“起飞”。

Arafura稀土公司的股价当天就涨了20%,LynasRareEarths、IlukaResources这些龙头也涨超5%。

可能有人不明白,稀土这东西为啥这么吃香?其实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芯片制造都离不开它,全球市场规模快90亿美元了,之前中国占了65%的出口量,供应链基本靠中国撑着。

这次美澳签协议,明显是想重构供应链,减少对单一来源的依赖。

而且特斯拉、宁德时代这些大公司已经开始跟澳大利亚稀土企业签长期采购协议,锁定原材料。

投资者抢着买这些股票,不只是看短期协议的利好,更是赌长期供应链的变化。

但我觉得,澳大利亚要真想把产能提上来,还得花时间现在一年才产1.2万吨,协议要求未来三年提到3万吨,能不能按时完成,还是个未知数。

除了澳大利亚,中国和香港股市也有不错的表现。

中国9月PMI回到50.2,重新进入扩张区间,新订单指数也到了50.5,说明内需在回暖。

港股这边,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5%,腾讯、美团这些龙头因为业绩预增,吸引了不少资金,南下资金当天就净流入35亿港元。

全球主权基金也在加仓亚太股票,三季度持仓比例从18%升到22%,主要买消费、医疗这些抗周期的板块。

这其实能看出来,投资者对亚太经济的“韧性”挺有信心,不是光靠美国、日本的行情带动,自身的基本面也在发力。

现在这波上涨,其实有三重支撑:政策上有全球央行宽松托底,基本面有企业盈利改善,资金面有风险偏好回升带来的资本流入。

全球央行三季度净买债规模到了5600亿美元,是2020年以来最高的;亚洲股市三季度外资净流入超800亿美元,日本和中国占了60%以上;标普500成分股里,72%的企业盈利预告超预期,比历史平均水平还高。

但也有要注意的地方,贵金属市场就有点分化。

金价当天跌了0.8%,但还在近几周的高位,说明有些投资者没敢全押风险资产,还留着避险配置。

摩根大通的米克索・达斯说“看好股票,驱动是政策放松”,这话有道理,但美联储11月的会议很关键,如果降息节奏没跟上预期,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可能会涨,到时候亚洲市场的外资说不定就撤了。

日本新政府的刺激计划细节也得盯紧,要是规模低于8万亿日元,或者落实慢了,日股的“政策牛”可能就断了。

这波亚洲股市普涨是“政策+贸易缓和”凑出来的好事,但能不能一直涨,还得看后面这些利好能不能落地。

大家炒股还是得理性点,别盲目跟风,毕竟市场这东西,预期一变,行情可能说变就变。

来源:世间一分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