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物简介:王守用,中共党员,2020年起担任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任职以来,他主导打造了具有河北特色的“冀小宝”消费教育品牌,构建了立体化消费宣传矩阵,“关注冀小宝,生活更美好”口号深入人心;积极推动构建消费维权“一团两库三站”(即律师团、专家库、
人物简介:王守用,中共党员,2020年起担任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任职以来,他主导打造了具有河北特色的“冀小宝”消费教育品牌,构建了立体化消费宣传矩阵,“关注冀小宝,生活更美好”口号深入人心;积极推动构建消费维权“一团两库三站”(即律师团、专家库、师资智库、消费维权联络站、消费维权服务站和消费维权志愿者社区服务站)社会共治新模式,获评第四届市场监管领域“十大优秀案例”;组织实施以“维权效能提升、满意消费提质、品质体验拓展、消费知识科普、维权难题攻坚、社会共治深化”为核心的“六个行动”,为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作出了积极贡献;注重挖掘和弘扬消费维权文化,以全国第一家消费者协会成立40周年为契机,精心策划组织系列宣传庆祝活动,举办的《纪念全国第一家消费者协会成立40周年暨“3•15”特别节目》晚会,得到国家广电总局充分肯定,称其“为全社会营造良好消费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现场咨询服务活动启动仪式现场致辞。河北省消保委供图
王守用在“金融消保在身边 保障权益防风险”现场咨询服务活动现场接受采访。河北省消保委供图
2025年10月,当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正在各地落地推进,我们正结合方案要求细化“消费维权提效行动”举措时,案头那叠按日期码放的《中国消费者报》,又让我想起与这项事业结缘的起点。
与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结识结缘结情,没有戏剧性的波澜,却带着一份自然而然的默契。2020年4月5日,我担任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秘书长,成为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的一名新兵。彼时新冠肺炎疫情正蔓延开来,如何快速褪去“新手”的青涩、扛起岗位责任,成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那段特殊时期,“以读助学”成了我的破局之道,《中国消费者报》便是其中的关键。这份报纸每周发行5期,每期4个版面,篇幅虽精炼,却藏着丰富的“干货”:政策解读帮我找准工作方向、明确执行依据;“3•15 观点”总能点透关键问题,让人茅塞顿开;市场观察栏目像一双“透视眼”,帮我看清行业动态、发现潜在消费风险;细致严谨的典型案例分析,为我提供了可参考的维权思路;而那些先进人物的事迹,更成了我工作中学习的标杆。
5年多的时光慢慢流淌,《中国消费者报》于我而言,早已不只是一份报纸——它是指引工作方向的鲜明旗帜,更是一路相伴、为我导航的良师益友。它用专业的深度与公正的立场锚定工作坐标,以敏锐的行业洞察与家人般的温暖力量给予支撑,既像一股温润清流滋养认知,又以厚重担当传递责任;既是彼此交流共建的阵地,也是分享经验的桥梁。在它的陪伴下,我慢慢成长,还养成了分门别类剪贴报纸的习惯。如今,那些厚厚的剪报本,早已成为我们谋划、部署、推动、落实工作的“利器”,是我与报社同志交流的共同话题,更凝聚成我们并肩作战的强大动力,沉淀下深厚的友谊。
恰逢《中国消费者报》成立40周年,回望过往,报社领导的无私帮助、与维权同仁并肩奋斗的点滴细节、消费者的认可与点赞,一幕幕涌上心头。我愈发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消费者报》与消协,本就是守护消费者权益路上密不可分的共同体,这种关系可粗浅概括为“天然同盟军、超然同志情、欣然同心圆”。天然同盟军,是其身份底色;超然同志情,是其精神纽带;欣然同心圆,是其实践成果。
天然同盟军
《中国消费者报》与消协是使命相连、阵地共享的“天然同盟军”。消协在一线调解纠纷、调查监督,是行动的“拳头”;《中国消费者报》则通过报道传播维权声音、曝光侵权行为,是舆论的“号角”。一个在前线冲锋,一个在阵地呐喊,这种职责上的互补与目标上的统一,在消费维权的战场上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
2022年12月,石家庄市消费者边女士在逛街时,被某理发店工作人员拦下推销。对方以体验“全国知名高水平理发师”剪发为由,将她带入店内。消费过程中,边女士被劝说办理了一张售价16888元的会员卡,对方承诺后续可提供全方位形象设计服务。当晚,边女士认为剪发效果不理想。次日,边女士到店提出退卡要求却遭拒绝。2023年6月,省消保委接到边女士投诉后准备启动调解程序,但经营者拒绝配合。面对这一情况,我们同步推进两项工作:一是向经营者户籍所在地法院出具《支持消费者诉讼意见函》,安排消保委律师团律师担任边女士的代理人,协助收集证据、准备诉讼;二是联合《中国消费者报》河北记者站梳理个案背后的行业共性问题,及时向公众发出消费警示。2024年3月8日,该案开庭。在法官主持下,双方经庭前调解环节达成协议,边女士的退款要求得到法院支持。同年“3•15”期间,《中国消费者报》和中国消费网将这一案例作为典型,向社会公开披露,以此提醒更多消费者防范类似消费陷阱。
超然同志情
《中国消费者报》与消协在多年的并肩作战中,早已结下了超越工作关系的同志情。这份情谊,源于无数个为厘清一个法律概念而并肩钻研的深夜,源于共同为某个维权难题的解决而欢欣鼓舞的时刻。在一次次携手攻坚克难的过程中,我们从“工作交集”升华为“情感交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深厚情谊,这份情谊是推动我们不断前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2022年,我担任京津冀消费维权联盟年度轮值秘书长。当年7月11日,《中国消费者报》以《游戏血腥暴力漫画少儿不宜 如此为孩子精选优质内容?》为题,报道了北京消费者反映某品牌儿童平板电脑应用商店下载的部分游戏、漫画等APP内含有血腥暴力、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法犯罪行为等不良内容问题,引发强烈反响。不过,在报道发布后的最初几天,从涉事公司的反馈来看,其尚未充分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为推动问题解决,7月18日,京津冀三地消协针对报道中提及的问题,联合约谈了该公司,同时正式向其发出《查询函》,要求其就相关情况作出说明。7月27日,在收到该公司的回函后,三地消协立即联合《中国消费者报》相关负责人,组织领域内专家围绕事件细节、回函内容及后续处理方向展开多轮研讨,并提出具体整改建议。8月18日,三地消协与该公司再次召开问题整改专项沟通会,面对三地消协提出的整改建议,该公司全部予以整改。
几年来,京津冀三地消费者组织与《中国消费者报》三地驻站记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京津冀地区取消手机长话费和漫游费、银行同行异地存取款手续费等政策的出台落实。联合发布电动汽车行驶里程、吸油烟机等10余类近千件商品比较试验结果,先后就旅游消费、直播带货等10余个领域开展消费调查。联合制定《K12在线教育服务与评价》《京津冀线下实体店无理由退货规范》等团体标准和《京津冀受理调解网络消费投诉协作机制》。
有声有色有想象力有温度接地气的消费维权联动机制,不仅打响了“京津冀消费维权联盟”的品牌名号,让三地协作机制影响力深入社会,也促成了三地消费者组织与报社人员因共同坚守消费维权第一线而产生的深厚友谊和兄弟般的情谊。
欣然同心圆
《中国消费者报》与消协始终目标同向、行动同步,共同描绘消费维权事业的同心圆。这个同心圆的圆心,是“消费者至上”的核心理念;半径,是我们双方不断扩大维权影响力的共同努力。无论是推动立法立规,还是聚焦维权典型案例,抑或是开展消费教育引导,我们都是围绕同一圆心发力。近几年,这个同心圆越画越大,形成凝聚全社会关心、支持消费维权的磅礴力量。
2020年到任后,我一直钻研如何从主动站位凝聚合力,服务大局、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消费环境持续优化的角度,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同年,我们在全省开展“凝聚你我力量,让消费更温暖”大型社会公益活动,重点推出“十一个”举措,上百家行业协会、5000多家重点企业积极响应,引导1300多家线下实体店推行无理由退货承诺。2022年,我们在全省开展了“共促消费公平,扩大消费需求”大型社会公益活动,数万家重点企业、行业协会、主流媒体、广大消费者积极参与,通过提措施、立标准、推行动、履责任等方式,推出一系列有利于共促消费公平、扩大消费需求的良好举措;与此同时,谋划建立了“一团、二库、三站”:“一团”即消保委律师团,在全省招募律师38名,近几年为消费者提供义务法律咨询上万次;“二库”即专家库和师资库,针对技术含量高、信息不对称、维权难处理的行业领域,聘请42名专家建立专家库,向社会招募43名专家建立师资库;“三站”即依托省级行业协会建立消费者投诉联络站、在重点企业建立消费维权服务站、依托社区建立消费维权志愿者社区服务站。截至目前,三站共处理消费者投诉11406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82万元。
这些工作都得到了《中国消费者报》的大力支持,无论是事前参与共同研究谋划,还是“大篇幅”和“小豆腐块儿”的新闻报道,都让我感受到《中国消费者报》与消协携手共画同心圆的温暖和力量。
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神圣事业和广阔舞台上,《中国消费者报》与消费者协会,就是这样一对在法治中国进程中相互依存、彼此成就的典范搭档。当正义的力量汇聚,当理想的情怀交融,所迸发出的能量,足以驱散市场的迷雾,照亮消费的坦途,共同守护我们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本文由本报记者李建整理)
〖免责申明〗本文仅代表本账号个人观点,其图片及内容版权仅归原所有者所有。如对该内容主张权益请来函或邮件告之,本账号将迅速采取措施,否则与之相关的纠纷本账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来源:长沙政法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