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你想让孩子在小学毕业前,实现英语自由,而且不报班,不费钱,不痛苦,请记得收藏这份方案。
如果你想让孩子在小学毕业前,实现英语自由,而且不报班,不费钱,不痛苦,请记得收藏这份方案。
先来澄清下,英语自由的概念。
这里的英语自由,不是母语式的「听说流利」,是能用英语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想法,积累听力词汇6000+。
也不是「读写无障碍」,别想的那么美。
但凡二语学习的人,没个十几年的功夫,都达不到这个水平。
我今天说的「英语自由」,对标的是最实际的里程碑——高考。
即,在小学毕业前积累的英语能力,除认知部分外,其他方面能轻松应对高考,并拿到高分。
目前高考英语词汇量要求:3500 。
而我们的目标是,小学毕业前,听力词汇6000+,阅读蓝思值达到1000L,以这个水平应对高考,很easy。书籍参考,能听读《哈利波特》。
我家的分级读物有十来套了,我挑挑捡捡用了7年,还是觉得RAZ 和牛津树,是来报恩的分级读物。
这两套也是这几年英语启蒙大业,大浪淘沙之后的扛把子。
RAZ, 主打系统全面,29个级别,主题丰富,语言点全面,难度循序渐进,通关之后,官方词汇量是15000,蓝思值 1000L。
咱们的孩子可以挑挑捡捡的刷,积累词汇按对半算 7000,也能轻松搞定高考了。
牛津树,主打趣味性,有固定主角的系列故事,能让孩子像追星一样,乐在其中。
这套书,官方词汇量3384个,一路学下来,就无缝衔接初章书了。
RAZ 和牛津树一组合,英语能力的基本架构就有了,以后无论走什么路线,都是任逍遥了。
毫不夸张的讲,时间精力有限的孩子,课外只抓这两个组合,没有任何其他资源的搭配,你家孩子的英语在班级里也绝对是佼佼者,应付校内考试跟玩一样。
具体怎么刷呢?
AA、A、B、C级,这四个级别,去重后,累计词汇量大概500个,能掌握最基础的高频词汇。
因此建议,买纸质版,大人辅助或用点读笔,扎扎实实的刷。
当英语的声音和文字,都很陌生的时候,纸质版的书,更能让孩子有沉浸的感觉,吸收效果会更好。
D级别以后,可以用电子版或者App。
【第一遍】,无论是大人读,还是用点读笔或音频,孩子唯一的动作就是听声音,理解意思。
声音与图片,高度对应的,只讲对应关系,不用解释。觉得孩子不能理解,或者孩子要求用中文解释的,就大胆解释。
这一遍的核心是,可理解的声音输入。
【第二遍】,在不借助任何解释的情况下,看图片,听声音。低年级的依然可以不用看文字,只看图片,理解意思。
如果是大孩子需要认单词了,就一边放声音,一边看单词,听到哪里,就看哪里。
【第三遍】,自己认读,从最低级别开始,认单词并读出声来。
一本书里,只有一两个单词认不出来,读一遍就可以过。
超过3个单词认不出来,这本书就得留级,后面要重复读。
如果家里没有别的分级搭配,根据孩子的认读情况,增加重复次数。
以上三遍,是最基础的三遍,根据自家孩子的理解程度、意愿、是否还有别的分级读物辅助,适当增加重复次数。
牛津树的整体思路和RAZ 一样,第一遍,重在理解意思。第二遍,强化声音与场景的对应,第三遍,自己认读。
不同的是,牛津树一定要听音频。
RAZ 的音频比较枯燥,光听特别容易走神,效率很低,有志气的家庭可以试试。
但牛津树的音频,音效效果好,就是好玩的故事书,碎片时间听音频,也能听进去。
牛津树的用法,要比RAZ 佛系一些,主要目的是勾引孩子的兴趣。
这两套书的使用比例,是交叉着进行,跟孩子的兴趣和水平,自由搭配。
如果孩子对英语兴趣一般,就主要用牛津树吸引孩子,RAZ每天搭配一两本就行,等后期对英语不再抵触,再增加RAZ 的占比。
如果孩子接受度比较高,那就RAZ 当主食,牛津树当甜点。
适合小学孩子,又好看的动画,我可以给你列一个好长的清单。
需要的参考这篇文章:
2岁-12岁,这60部英文动画清单,从易到难,附观看指南,请收藏好
但鉴于今天说的是最简方案,请直接看《Little Fox》这个系列就好,不用搭任何其他的,也够看到高中毕业了。
Little Fox 是专为二语学习的动画,比原版动画的优势是:
看动画的原则是,最好是回旋式上升,看完一个等级,进入下一个等级,然后再回到前一个等级,挑喜欢的再看一遍。
但如果孩子不好管控,就自由看吧。
选了合适的等级后,随意看,爱重复就重复,不爱重复就往后看。觉得进阶困难,就搭配平级动画看。
需要提醒的是,Little Fox的语流,肯定没有纯原版动画的更地道更口语化。
如果偏重应付体系考试,光看Little Fox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看重长期的听说能力,最好搭看原版动画。
RAZ刷到 H级别,牛津树9个级别刷完,蓝思值大概在500L, 就可以入桥梁书和简单的初章书了。
后面的书,重点在于裸听,让孩子的耳朵沉浸在批量的原声语流中,打通听力,为自主阅读提前铺路。
哪怕你买了书,除了孩子自愿,也不要求会读。认读环节,我们有RAZ呢。
这个步骤最关键的是,听书,可以见缝插针的进行,最大化利用时间。
当我败家了几万块的原版书后,提取了下面这份精华书单。
想要更全、更完整书单,请看这篇。
100本!桥梁书、章节书清单,英语自由全靠它们了,附指南、资源
如果你觉得分散找书麻烦,直接用学乐的这个书单,也是很OK的,都是高品质。
现在我来总结下,这份方案里最宝贵的底层思路,也是我实际英语启蒙7年多总结的原创思路:
小学英语,可以走并行的三条线。
分级读物的第一遍,动画,有声书是一条纯听线,唯一任务就是,拉听力,即将孩子听到的声音,转化成可理解性的英语,进而生成英语的听觉神经链接。
听看线,分级读物的第二遍,或者有声书的认读。即,边播放声音,边看文字。
眼睛、耳朵、大脑同时工作,达到的目的是,熟悉声音对应的文字长相,看到单词,脑中能有储备的声音对应。
如果孩子到了高年级,迫切需要同时拉听力和阅读,那么这个方法就是最厉害的捷径,有听必有读,有读必有听。
阅读线,拿出一本书,自己认着读。低阶阶段,文字少,尽量读出声来。高阶时,就可以默读了。
3年级以前,纯听线占50%,听看线和阅读线合占50%。 三年级以后,听看线占50%,纯听线和阅读线合占50%。
发现没有,这三条线,「听」这个动作一直有,也说明听的重要性。
理想状态下,是要听力先行的。
但上学后,尤其是高年级孩子,没有时间攒听力,也没有勇气不管其他,就可以用替代方案,听认并行。
来源:小Oly英语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