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行甲一家齐上阵引热议:夫人陪他辞官,北大儿子也成事业接班人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7 16:06 2

摘要:在巴东当县委书记的五年里,陈行甲走遍了全县每个贫困村,有一次入户调查,他遇到一个七岁的白血病女孩,父母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正准备放弃治疗,女孩拉着他的手说:“叔叔,我不想死。”

陈行甲为什么会从仕途高位,突然“跳车”去做公益,还把一家三口都拉下水?[熊吉]

2016年正当陈行甲被提拔公示的消息传出时,他的辞职报告也同时递交上去。

在巴东当县委书记的五年里,陈行甲走遍了全县每个贫困村,有一次入户调查,他遇到一个七岁的白血病女孩,父母已经花光了所有积蓄,正准备放弃治疗,女孩拉着他的手说:“叔叔,我不想死。”

陈行甲突然意识到,即使当县委书记能为一个县做事,但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大范围的资源整合。

刚开始陈行甲创立“恒晖公益基金会”,从零开始筹集资金、建立团队、设计项目,没有了县委书记的身份,很多曾经的“朋友”不再接电话。

他记得第一次去企业募捐,对方让他在门卫室等了三个小时,最后只捐了两千块钱,那天晚上他一个人在宾馆里坐到天亮,想过放弃但想起那个白血病女孩,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妻子刘红霞的支持成了他最大的力量,她主动辞去教师工作,跟着丈夫四处奔波。

他们发起的“联爱工程”以儿童白血病为试点,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救助机制,不同于传统公益让患者家属到处“卖惨”筹钱,基金会主动与全国73家医院建立合作,一旦发现贫困家庭的白血病患儿,立即启动救助程序,从医疗费用补充到心理辅导,从营养支持到康复跟踪,形成了全链条服务。

这个模式成功救助了300多名白血病患儿。

儿子陈昶羽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谢绝了几家大企业的offer,直接加入父母的基金会。

大学期间他跟着父亲去过一次山区,与艾滋病孤儿同吃同住三天,他用专业知识建立了几百个孩子的健康数据库,每个孩子的身高体重、疫苗接种、疾病史都详细记录,定期更新。

陈行甲一家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云南怒江,这里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留守儿童问题尤其严重。

一期工程去年底建成,可以容纳50个孩子,提供课后辅导、营养餐食和心理陪伴,刘红霞每周给孩子们上课、读故事,还教他们画画、唱歌。

陈行甲对透明度有近乎偏执的要求,基金会的每笔支出都公开到具体物品,一支铅笔多少钱、一本作业本哪里买的,全部可查。

他去山区走访从不接受地方招待,经常自己带着睡袋和泡面。

现在二期工程即将开工,计划再容纳100个孩子,资金缺口还很大,陈行甲这段时间又开始四处奔走募捐。

在怒江畔的这个小院子里,每天都有新的孩子来“童伴之家”。

他们吃上热饭、做完作业、听刘老师讲故事,然后高高兴兴回家,陈行甲一家不知道这条路能走多远,但他们知道,至少此刻此地,有些孩子的人生因为他们的存在而不同。

陈行甲一家扎根云南怒江、全心投入公益的故事,引起网友大量关注。

“从当年的‘网红书记’到今天的公益人,陈行甲始终在用行动诠释什么是担当,以前只知道他为了推广巴东旅游直播跳伞,现在看到他带着全家扎根山区,更是由衷佩服!”

“细节决定成败,透明赢得信任。”

“公益最怕的就是账目不清,能把账本晒在阳光下的,才是真心想做事的,希望更多公益机构能像他们一样透明。”

“儿子用北大学到的专业知识建立健康档案,妻子负责心理辅导,这‘全家总动员’做公益的模式,比单纯的捐款更有温度,也更有长远眼光。”

“辞职做公益确实需要勇气和情怀,但这种‘家庭式’的公益路径,其可持续性以及是否适合大规模推广,可能还需要时间观察。”

你有一笔资金想要用于帮助他人,你会更倾向于陈行甲这种“全家亲力亲为、深度陪伴”的模式,还是更信赖专业团队规模化运作的公益项目?为什么? 在评论区看到你的真知灼见!

信源:中华慈善总会官网

来源:扶苏秘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