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如病毒:秋冬季节高发的“肠胃杀手”, 这些知识你必须知道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7 15:21 2

摘要:秋冬季节,急性肠胃炎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多数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诺如病毒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场所爆发,了解它的传播途径与应对方法,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关键。

秋冬季节,急性肠胃炎患者明显增多,其中多数由诺如病毒感染引起。作为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诺如病毒常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场所爆发,了解它的传播途径与应对方法,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关键。

01诺如病毒:不是“流感”,却比流感更易传播

很多人会把诺如病毒感染误认为“胃肠型感冒”,但它与流感病毒完全不同,核心特点可总结为“来势猛、传播快、范围广”。

高发季节: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流行高峰,尤其在低温、密闭的集体环境中易扩散。

感染症状:潜伏期通常为12-48小时,发病后以急性肠胃炎症状为主——恶心、呕吐(儿童更常见)、腹痛、腹泻,部分人可能伴随发热、头痛、乏力,症状一般持续2-3天,多数人可自行康复。

易感人群:所有人普遍易感,且感染后免疫力持续时间短,可能反复感染。

02警惕!这些“隐形途径”都可能让你中招

诺如病毒的传播能力远超想象,只需10-100个病毒颗粒就能让人感染,主要传播途径有3种:

1.粪口传播(最主要):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食物或水后,经口进入体内。比如患者便后未彻底洗手,接触过的门把手、餐具、玩具等会残留病毒,其他人接触后再摸口鼻或吃饭,就可能被传染。

2.飞沫传播:患者呕吐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随飞沫扩散到空气中,其他人吸入后可能感染。

3.食物/水源传播:被病毒污染的饮用水、生海鲜(如牡蛎)、凉拌菜等,若未彻底煮熟或消毒,会成为“移动传染源”,导致集体爆发。

03感染后别慌!正确处理比吃药更重要

目前尚无针对诺如病毒的特效药物,也没有预防疫苗,治疗核心是“对症护理,预防脱水”,多数患者无需住院。

优先补水:呕吐、腹泻会导致身体脱水,尤其是老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口服补液盐(药店可购买),避免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如可乐、果汁),以免加重腹泻。

谨慎用药:不要自行服用止泻药或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儿童禁用成人止泻药。若症状严重(如持续呕吐无法进食、高热不退、尿量明显减少),需及时就医,避免脱水休克。

居家隔离:感染后应居家休息,避免前往学校、单位等集体场所,直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防止病毒扩散。

环境消毒: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按说明书稀释)彻底处理,清洁时需戴手套、口罩,处理后及时洗手,避免病毒残留。

Tip04预防是关键!这5招能有效阻断传播

诺如病毒虽“凶猛”,但做好个人防护和环境清洁,就能大幅降低感染风险:

1.勤洗手: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手段!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需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不方便洗手时,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酒精浓度≥60%)。

2.吃熟食、喝开水:食物需彻底煮熟,尤其是海鲜、肉类;饮用水要烧开后再喝,避免喝生水或未消毒的瓶装水。

3.少去密集场所:流行季节尽量少去人群拥挤、通风差的地方,若家人感染,需做好分餐,避免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

4.定期消毒:家庭、学校等场所,需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桌面等高频接触表面,保持环境通风。

5.关注特殊人群:老人、儿童、孕妇及慢性病患者,抵抗力较弱,需格外注意防护,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诺如病毒感染虽来势汹汹,但只要掌握正确的应对和预防方法,就能有效降低危害。若你或家人出现疑似症状,无需过度恐慌,科学护理+及时就医,就能快速康复。

供稿:公共卫生科 王艳

编辑:陈圆

审核:宣传科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