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何以令人“向往”?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27 15:10 2

摘要:当“产业园区”与“向往”结成词组,园区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办公聚集地或生产聚集区。什么样的园区令人向往?红星记者对成都多个产业园区的近三十家企业进行走访,得出了几个高频关键词:生态好、氛围浓;有热度,有温度;要素全、勇开拓。这些特质,正呼应了成都“优

成都市天府新区兴隆湖

当“产业园区”与“向往”结成词组,园区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办公聚集地或生产聚集区。什么样的园区令人向往?

红星记者对成都多个产业园区的近三十家企业进行走访,得出了几个高频关键词:生态好、氛围浓;有热度,有温度;要素全、勇开拓。

这些特质,正呼应了成都“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以下简称“立园满园”)行动带来的变化。

去年10月,成都启动“立园满园”行动,推动打造一批定位精准、运营高效、功能复合、支撑有力的产业园区,以园区带动产业聚力发展。今年10月,通过对成都全市十余个国家级、省级、市级产业园及特色园、园中园进行走访调研,红星新闻记者的镜头,记录下了这样的图景:

金牛高新园区,通过市场化破局低效用地,“寸土”生“寸金”,闲置仓库变身智造基地;

白鹭湾生态科技园,向未来发力,邻居就是上下游,一栋楼宇就是一条未来产业链;

成都科创生态岛,有高颜值更有黑科技,“岛主”们做产品就地验证,做研发就地转化……

生态变了,产业土壤更丰沃了;温度变了,人情味儿更浓厚了;理念变了,改革信心更坚定了。

一切变化,正让成都的园区值得“向往”。

“生态”之变

前不久,灵泽科技创始人/CEO姜敏的办公室阳台上,来了一只鸟就地筑巢。自此他将办公区与阳台之间的门上了锁,希望安家的小鸟不被打扰。

“园区临湖,生态环境好,常有小动物安家、来访。”他说,就像企业一样,嗅到园区产业的好生态,然后从天南海北聚过来。“安家”于成都高新区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的灵泽科技,就处于这样的“好生态”之中。

姜敏的左邻右舍,有制作了《哪吒1》《哪吒2》而名声鹊起的可可豆,有为《刺杀小说家》《流浪地球》等大片做特效的墨境天合,有创作了《十万个冷笑话》《镇魂街》《汉化日记》等大热动画IP的艾尔平方。

他们有的互为伙伴,有的互相帮忙。姜敏说:“介绍客户,分享供应商,都是常事。”艾尔平方是新邻居,今夏落户,一来就跟几家邻居在业务上“牵了手”。

因聚集而发生的化学反应不仅于此。邻居们甚至在灵泽科技的办公区“合伙”养了一群流浪猫,调侃为“程序员鼓励师”,成为园区企业共同的园宠。“产业生态好就会这样,大家彼此提供产业价值,也提供情绪价值。”

特色立住了,生态变好了,岂止四面八方的企业会涌来,园区土壤上的有根企业,也会焕发新生。

四川成都青羊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青羊经开区),这片从“飞机坝子”起步的土地,如今正聚势蓄能,向全国领先的航空航天新质生产力示范区全力迈进。

青羊经开区的青羊飞行器设计创新协同中心

园区内,一家名叫新蓉电缆的企业,也随园区之变,正从制造到智造,强势“起飞”。

扎根本土30年,曾经很难有人将这家传统的电缆企业与青羊区主打的航空制造业相关联。但故事如今的走向是,新蓉电缆投资1.2亿元,在去年此时开工了园区内的“新蓉电缆航空专用线缆及智能制造项目”。未来的崭新厂房,专门生产航空电缆、机器人电缆等,为航空制造业赋能。这也是企业下一步的规划,转型迈向新质生产力,填补青羊区甚至成都市航空专用线缆制造领域的空白。

于是这家企业,在“立园满园”的行动中,正式成为园区特色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

走访中,记者向该企业副总经理陈超问过一个问题:“若不是扎根在青羊经开区,生长在航空制造业的大生态中,是否还会有契机转型做航空电缆?”

答案是否定的。“生态之所以为生态,当然不只是物理的聚集,整片生态之中,所有物种都在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从而相互塑造。”

园方牵线,园区不少企业已经在与新蓉电缆洽谈合作。而这样的生态,才只是个开始。

“温度”之变

“有热度,也有温度;有业务,也有服务。”对于园区,新腾数致副总裁余恒如此总结心中“向往”。

正如企业有企业文化,不少产业园区在找准“特色”后,也开始打造自身的“园区文化”,以增强企业归属感,帮助企业与园区、企业与企业之间建立情感纽带。

新腾数智所入驻的成都科创生态岛,就有很鲜明的“岛文化”。每一家企业都被称为“岛主”,每一项研发都被视作“岛主”的“独门绝技”。而园区运营方,则不遗余力地为“岛主”们修炼“独门绝技”,提供服务。

“十一”假期前,成都科创生态岛上新修的“机器人训练场”完工。就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特色楼宇门前的公园空地上。看似公园里儿童游乐区,实际上却是为具身机器人“爬坡上坎”提供训练的公共场地。

“因为这里聚集了不少机器人研发企业,都需要这样的测试平台。”余恒说。测试、验证、转化甚至场景应用,都是成都科创生态岛给予企业独一无二的支持。新腾数致聚焦于“AI+食品”赛道,下一步也有计划推出机器人产品,“我们会先在岛上做一个场景测试,搭建一个主题餐厅,让产品直接服务‘岛主’‘岛民’。”

“登岛”后,随处邂逅的“黑科技”产品,都在彰显着“温度”。“岛主”企业研发的巡逻机器人,投用在“岛”内楼宇间进行安保巡逻;“岛主”企业研发的氢能源车辆,成为园区接驳地铁的“岛民”刚需摆渡车;连岛内咖啡店都用无人机送货……企业创新很火热,岛内生活,也确实温馨。

用户思维之下,许多小切口的改革也在成都的产业园区内纷纷推开。

影视拍摄审批流程长,成都影视城推进“影视拍摄一件事”改革,在园区设立全四川首个园区政务服务窗口,下沉“备案”“审查”等7项省级许可事项。园区内的企业,大大小小有30多部影视剧在此项改革中被协助立项备案。缩短的岂止是时间,时间就是成本。

产业人才缺口大,两周前,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大学新都校区正式启用,成为四川省首个建在产业园区里的大学。大学就在新都高新区四川成都航空产业园内,首批2000余名新生已在上课。未来,他们都将是聚焦航空装备制造、无人机应用和航空维修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

贴心的服务,为园区镀上了一层暖色。

入驻青羊经开区的低空飞行器研发企业巽飞航空,楼下就是青羊区政务中心24小时服务站。但关于园区,巽飞航空总经理吴峻峰更常与人讲起另一个故事——

去年11月巽飞航空参加珠海航展,“文鳐”eVTOL 样机正式发布并作为四川航空航天展厅C位展品展出。“文鳐”展出大获好评,带来不少合作意向。但抵达珠海前,巽飞航空一度报不上名参展。园区管委会与航展主办方进行了三日的反复沟通、多版的参展方案修改,最终才拿到了参展“入场券”。

人情味儿足了,服务暖了,园区也就更像家了。

“理念”之变

特色正在立起来,企业正在满起来,但“立园满园”非朝夕之功。走访中,记者更多看到的,是成都各产业园区正发生着理念之变、思维之变。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稀缺,一片闲置了20年的低效用地成为金牛高新园区的改革着眼点。在“立园满园”行动中,仅仅180天,这片109亩的地块就从闲置仓库变成了航空发动机智造基地。

金牛高新园区 图据金牛融媒

金牛高新园区的破局思路,是“以市场化思维盘活低效存量工业用地”,让产业链主与土地业主“联姻”。

“办法总比困难多。”金牛高新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立园满园”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大家都在努力拓思路、想办法,创新的精神与改革的决心,贯穿始终。

四川天府新区在多个园区实施年轻干部“淬火墩苗”计划,面向全区在编干部、聘用人员、国企职工广泛选才,遴选优秀干部统筹选派到各个产业专班脱产淬炼,推动优质干部资源向产业发展、项目招引一线集聚。这亦是在通过创新用人机制,激活园区发展。

也有的园区运营方,摒弃了曾经“捡到碗里就是菜”的传统招商思维,规划先行,立住特色,然后稳步开展产业链招商。“必然要有所取舍,但路能走得更远。”

还有的园区,用心培育有潜力的有根企业,不限当下,放眼长远。“要引得来凤凰,也要用心挖掘身边的实力股、潜力股,没准儿就是下一个‘可可豆’。”

其实园区中,企业家、创新人士、产业人才,何尝不是在发生着巨大的“观念颠覆”“理念之变”。

新搬进成都机器人产业园一年多的矽瞻科技董事长钱天昊,来自浙江,已成为新成都人。他与合伙人曾在长三角创业,聚焦机器人视觉系统等技术研发,为比亚迪、京东方、宁德时代等多家巨头企业做配套。

从沿海来成都,最初签约时,只有钱天昊与合伙人两个人过来了。“我们正式入驻园区后,开始了新的人才招引策略。”钱天昊说,他们尝试在长三角招引川籍人才回蓉。企业以落地后感受到的真实产业氛围与园区生态作为引才重点,“屡试不爽”。

如今两百多人的企业中,有近一半都是长三角归蓉人才。

园区发展之路没有终点,何以令人“向往”,亦没有标准答案。但在无数园区与企业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成都广阔产业空间上的一幕幕变化。那是改革者的无畏、创新者的魄力、奋斗者的情怀。

红星新闻记者 王垚 摄影记者 杨译焮

编辑 邓旆光

来源:红星新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