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简称 SUES)的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的基础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简称 SUES)的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在上海交通大学机电分校和华东纺织工学院分院的基础上,正式成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创建于1951年的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整体划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0月23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正式发布全新的视觉识别系统,以全新的品牌标识诠释学校「建设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应用创新型大学」的定位与愿景。
新标识在设计理念上突破传统范式,以开放的姿态呼应学校面向未来的进取精神。标识的核心构成元素为「一」,在中文语境中,「一」代表「万物」的起点;在西文语境中,直线则象征秩序、精确与力量。设计团队以水平与倾斜的线条组合构成学校英文缩写「SUES」,呈现出充满动感的视觉形态,体现学校持续突破的活力与开放、融合、进取的核心价值。
原校标中三条相融的动感曲线,寓意「一体两翼」的学科格局,也蕴含汉字「工」与字母「E」的形象。在新方案中,设计团队提取了原标识尾端的「E」形态,用三条旋转相切的线段重构动势,延续了原有的动态逻辑,同时以简练的几何构成提炼出「三旋翼」结构,寓意学科、社群与文化的深度交叉与融合,激发出持续创新的动力,体现理性与秩序之美。
另外,标准标识组合中,中文继续保留原校标方毅同志的书法字体,与新标识形成视觉呼应。两者共同构建出兼具传统底蕴与现代气质的视觉平衡。
在延展设计中,团队以「一」作为基本笔画,从主标识中的字母「E」出发,演化出一套从「E」到汉字「工」的图形序列。四个关键节点可独立作为简化版标识,灵活用于多种尺寸与载体。基于这一逻辑,学校构建了完整的视觉延展语言,覆盖宣传物料、社交媒体、办公用品及衍生周边,统一的视觉体系强化了品牌整体性与传播识别度,展现更为鲜明、自信的校园形象。
新的视觉形象系统以更开放的视觉语言连接历史与未来,以更清晰、自信的姿态诠释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建设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应用创新型大学」的办学愿景。
图片来源: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设计总监:王敏
设计团队:王苑箔,钱梦怡,毛楚容,陈熙,杜天淏,李东蔚
❊文内出现的商标及图像版权属于其合法持有人,只供传递信息之用,非商务用途。如您认为文章内出现的图片或视频内容侵犯到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处理。投诉邮箱:copyright@logonews.cn
来源:标志情报局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