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是耕地、播种、浇水、灌溉、施肥、除草等等劳作,对土地对种子都是注入了感情和期望,这种温情或许才是真正的教育。
有一位名人说过:“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
农业是耕地、播种、浇水、灌溉、施肥、除草等等劳作,对土地对种子都是注入了感情和期望,这种温情或许才是真正的教育。
而现在,无论是方方面面,包括教育,都是工业模式下,“生老病死”完全就是设计好的程序,生产出来的一个个的“工业产品”。
在当下的这种状态下,不要说甲骨文字的破译,就连金文、石鼓文,几乎都没有识读出来一篇正常中国语法的中国古文句子。无论是哪个名校?哪个名人?谁能告诉我这篇《令鼎》铭文说的是什么事情?一会儿说农业,一会儿说射箭?谁赏给谁的?因为什么赏赐?
看看这是一篇通俗易懂的金文铭文,述说了一件什么事情?
既然铭文中出现“小子”,那么时间调理到周康王初年,此时“小子”约70岁左右,行动迟缓,而周康王正值青壮年。
《竹书纪年》:—1005年丙子,周康王三年,定乐歌。吉禘于先王。申戒农官,告于庙。
王大垦,农于期田
周康王初年,亲自带领众臣,大面积开垦土地,干农活于“期田”,开垦出来马上就是肥沃的田地。
晌,王独有,离众师,氏“小子”飨
晌午,周康王在自己的土地干活,逐渐远离了人群,这时候“小子”已经开始吃中午饭了。
“射”,亦是“独”字,参考《季子白盘》铭文的重新破译。
独王归,自期田
周康王孤单的一个人,要回家,自己的未开垦完的田地出来。
王驱廉仲尾
这时候,注意到周康王落单的,只有廉仲一个人,周康王心情不怎么好,心里话:你们谁也不重视我,驱使“廉仲(人名)”尾随自己。
令众奋,先马奔
命令众人,奋起直进,尽量快点跑,自己先骑马狂奔。
王曰:今众奋,乃刻至,余其舍,汝见小家
周康王说什么?很关键了,今天让你们跟着我奋进快跑,早点到我的舍下,让你们见见我的小家。周康王说的是反话,实际上是让你们见见我的豪华宫殿。
王至于康宫般
上下文相互校正,文献与文物铭文相互校正,几乎是没有了时间的阻隔,如初中的文言文一样的简单的中国古文。这才是中国古文真正的样子。
周康王回到了康宫般赐。谁赏赐给谁?当然是“周康王”赏赐给“廉仲”。
今拜,稽首,曰:小子近学,对谢王休
“廉仲”(省略)拜,叩首,周康王(省略)还说:“小子”你最近向“廉仲”多学着点,“廉仲”(省略)对“康王”谢谢,到结束。
可以想见,“小子”70多岁了,刚想吃中午饭,就跟着周康王一路颠簸来到了“康宫”,最后还让周康王一顿数落,“小子”晚年确实是没有留在“周康王”身边,“小子”的晚年是在“中山国”度过的,不可思议吧,等到重新破译《中山王三器》铭文的时候“才见分晓”。
来源:甲骨文字破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