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经省政府同意,省市场监管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出台了《吉林省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简称《方案》),《方案》从五个方面对优化全省消费环境作出具体部署,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
近日,经省政府同意,省市场监管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商务厅、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出台了《吉林省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简称《方案》),《方案》从五个方面对优化全省消费环境作出具体部署,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打造“放心消费在吉林”品牌,强化诚信体系建设,提升消费集聚力和影响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01
提升消费供给质量
在“提升消费供给质量”方面,首先保证的是要提高实物供给质量。全省将组织开展中国消费名品申报、吉林老字号认定、组织申报中华老字号等工作,健全“吉致吉品”标准体系,加快壮大“吉致吉品”规模与数量。
其次是增强服务消费品质。支持行业主管部门进一步服务消费标准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建立“无事不扰”白名单,优先实行非现场检查,最大限度减少入企检查频次。鼓励银行、保险业机构持续完善金融领域服务消费发展体制机制。落实好国家各项服务认证制度,在“质量月”期间开展吉林省服务认证体验周活动。
创新消费场景是近年来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课题。《关于支持城市发展首发经济的若干措施》的出台将有效提升拉动这一课题落地实施。主要包括启动2025年“首发吉林”系列活动,持续推动“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指导国家级、省级试点城市项目建设,以及组织网上年货节、直播节等各类促消费活动,持续完善“一码购吉林”数智电商平台,,推介我省企业入驻京东、淘天等国内知名平台等具体做法。
02
优化消费环境秩序
优化消费环境秩序,首要的是坚决守牢消费安全底线。吉林省将围绕重点领域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生产小作坊开展飞行检查和监督检查,以养老机构食堂、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等食品安全为重点,开展全覆盖监督检查和食品安全隐患排查,确保“一老一小”和广大师生“舌尖上的安全”。加大对群众关切的米面油、肉蛋奶等重点食品存在掺杂使假、无证经营、假冒进口等行为监督检查力度。
其次是治理市场交易秩序。将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开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组织开展电子计价秤、加油机和民用“三表”等重点民生领域计量监督检查。着力整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努力实现吉林市场无欺诈、无假货。
另外,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也将作为行动重点。持续开展消费市场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加强殡葬、医疗、养老、居民水电气等民生领域价格收费监管,强化互联网、民生等领域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不断完善治理机制,按照领域归口、业务相近原则,厘清新业态新模式监管职责,推动落实“谁监管、谁维权”。
03
提升消费维权效能
加强消费纠纷源头化解。推动线上购物无理由退货退款向线下延伸,目标到2027年,全省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单位累计动态增长50%。
其次是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强部门协作,强化消费维权与行政执法衔接,加大“诉转案”力度。持续推进诉调对接工作。
还有创新消费纠纷多元化解。畅通12315、12345、12378等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在人参、旅游等重点领域全面落实24小时回应工作要求,提升消费投诉举报处置效能。推动出台《吉林省行政调解规定》。
04
推动消费环境共治
推动消费环境共治,首先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引导经营者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建设。完善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先行赔付制度。
积极发挥消协组织作用。围绕消费热点和维权焦点适时发布消费提示,积极响应消费者合理诉求。
强化社会监督引导。聚焦吉林特色产品、保健食品、教育培训等重点领域,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融媒体等方式,拓展宣传消费维权渠道。推进消费维权义务监督员队伍建设。
05
实施消费环境提升行动
创新示范引领。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大个人消费贷款投放力度,合理设置贷款额度、期限、利率。
发挥标杆带动。深入实施“放心消费在吉林”创建行动,以“安全放心、质量放心、价格放心、服务放心、维权放心”自我承诺为主要内涵,加快形成“对标提升、示范带动、监测评价、动态管理”制度闭环,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深化国际合作。推动我省重点文旅场馆入境支付便利化工作。推进跨境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进一步提升对外经贸往来的消费维权能力,营造放心、安心、舒心的国际商贸、旅游消费环境。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