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林乡一群“守艺人”正用双手这门古老手艺已从日常生活用具蜕变成融合审美与文化的现代艺术品走进南林乡新村的农家小院墙上悬挂的藤帽、腰篓、花篮错落有致架子上摆满纹样灵秀的藤编作品高卫连和姐妹们常围坐在一起零散的藤条在指尖穿梭逐渐“生长”成充满巧
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林乡
一群“守艺人”正用双手
这门古老手艺已从日常生活用具
蜕变成融合审美与文化的现代艺术品
走进南林乡新村的农家小院
墙上悬挂的藤帽、腰篓、花篮错落有致
架子上摆满纹样灵秀的藤编作品
高卫连和姐妹们常围坐在一起
零散的藤条在指尖穿梭
逐渐“生长”成充满巧思的作品
她那双布满老茧与划痕的手
记录着三十多年与藤交织的岁月
黎族藤编看似简单
背后却大有门道
工序分为采集原料、处理原料
和编织器物三个阶段
常用的红藤与白藤皆生于深山密林
红藤刚韧宜编大件
白藤纤细柔软适合小件
采藤之路陡峭易滑
处理藤材更需耐心
削节疤、水煮防虫
晒干剖劈、拉匀备用……
才能开始编织
编织技法包括平编、交叉编、挑压编等
每种技法都能创造独特纹理
完成后的作品还需
打磨抛光刷上植物油
使其光泽耐久、防水防虫
一件精心制作的藤器
可使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藤编技艺曾一度面临“断档”之危
2010年起
南林乡将藤编技艺纳入重点扶持项目
2017年,在外务工的高卫连
毅然返乡传承手艺
一双手带动另一双手
一条藤连接另一条藤
编起了一张绵密的传承之网
在她的手中
藤条变得鲜活斑斓
纹样上也不断创新
如今,她能熟练编织数十种纹样
用藤条沿陶壁编织精美花纹
藤编的传承之路越走越宽
线下展销、线上传播、“传帮带”培训
让深山的技艺走向世界
每逢保亭节庆
藤编展位总是热闹非凡
不少作品一经展出便销售一空
线上传承人们拍起了短视频
不少粉丝慕名从外地赶来请教
藤编课堂里也出现了
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
更让人安心的是
藤编艺术品还拥有了
“身份证”——版权登记证书
这份坚守
不仅是一份情怀
更是源于心底的信念
藤编这门从山林中生长出来的手艺
终将成为黎族文化
走向远方的一张闪亮名片
???
出品:中共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海南日报《海南周刊》融媒工作室、海南日报全媒体编辑中心、海南国际传播中心、海南省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
总监制:林绍炜 牛晓民
监制:周华岚 曹健 张杰 周元 陈书焕
策划:岳嵬
文案:岳嵬 侯赛
统筹:侯赛 王迎春 王景瑄 李晓梅 蔡佳倩
出镜主播:王迎春
编导/脚本:陈海丹
《看鉴海南》角标题字:吴楚宴
翻译:谢敏(美)
来源:海南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