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本回忆录里,她提到了自己担任副总统时的经历,那些处理公共事务的细节,其实也在为现在的 “复出” 铺垫,毕竟 “公共服务在我骨子里” 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美国前副总统哈里斯最近在 BBC 的专访里,抛出了一句让美国政坛热议的话 ——“我还没结束”。
当被问是否会竞选 2028 年总统时,她一句 “或许吧”,看似模糊,却被不少人解读成 “要复出参选” 的明确信号。
毕竟,这是她 2024 年败给特朗普后,首次如此直白地释放政治野心。
然而根据民调,哈里斯的参选路可能不理想,还没有巨石强森的支持率高,下届大选她真的行吗?
2024 年大选失利后,哈里斯几乎从公众视野里消失了。直到最近,她带着回忆录《107 Days》开启国际访谈,才重新回到大家眼前。
这本回忆录里,她提到了自己担任副总统时的经历,那些处理公共事务的细节,其实也在为现在的 “复出” 铺垫,毕竟 “公共服务在我骨子里” 这句话,不是随便说说的。
要知道,美国近年女性政治人物参选并不少见,从之前的希拉里到现在的哈里斯,她们都在试图打破白宫 “男性专属” 的传统,但这条路从来不好走。
哈里斯的优势其实很突出,她是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性副总统,也是首位有非裔和亚裔血统的副总统,这种历史象征意义,在注重多元的美国社会里,本身就是一张 “加分牌”。
再加上她近期靠回忆录和访谈获得的曝光度,至少让不少人记起 “还有这么一位有高层经验的女性政治家”。
采访里,哈里斯还没少提特朗普,说他 “把司法部变成政治工具”,还因为吉米・坎摩尔的讽刺就停播人家的节目,称 “连玩笑都承受不了的总统,是民主的威胁”。
这其实是她的一步政治棋,通过批评特朗普,塑造自己 “守护民主” 的形象,既能和党内其他候选人区分开,也能争取对特朗普不满的中间选民。毕竟 2028 年大选,“反特朗普” 大概率还是民主党竞选的重要话题之一。
现在距离 2028 年还有近三年,但民主党内部已经开始 “暗流涌动”,不少州长、国会议员都在悄悄布局。这种情况下,哈里斯的 “不急于做决定” 其实挺明智的,先试水看看反应,总比过早站出来成为 “众矢之的” 要好。
不过有一点很关键,她现在光靠 “我还没结束” 和象征意义可不够。选民更关心的是 “你能带来什么”,比如怎么解决生活成本、怎么改善民生,如果一直没提出新的议题,就算有历史光环,也很难打动大家。
这让党内不少人对她的 “赢面” 存疑,更直观的是民调,美国预测市场平台 Polymarket 近一个月的最新数据太能说明问题了:
2028 年总统大选胜算,哈里斯才 2%,居然比前摔跤明星、好莱坞演员 “巨石” 强森的 3% 还低,排名更是落在伊万卡和加州州长纽森后头,这组数字戳破了她喊着 “我还没结束” 的底气泡沫。
哈里斯除了批评特朗普没见半点新政策,党内捐款人早说 “她已完成顶峰”,选民要的是解决民生的实招,不是空泛的政治姿态。
再看对手,纽森 7 月就去初选关键州南卡罗来纳布局,早把她甩在身后;强森虽非政客却有人气基础,伊万卡自带家族政治资源,都比她有看头。
这 2% 的胜算,与其说是市场预期,不如说是对她 “只试探不行动” 的直接打分,再不清醒,恐怕连这 2% 都保不住。
哈里斯的 “我还没结束”,就是把通往 2028 年白宫的门留了一条缝。但门能开多大,能不能真的迈进去,还要看她接下来的动作,是拿出实实在在的政策主张,还是继续停留在 “试探” 阶段。
美国政坛从来不乏 “ comebacks(复出者)”,但真正能成功的,从来都是那些既懂时机,又懂选民需求的人。哈里斯能不能成为其中一个,咱们还得接着看。
来源:小张的任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