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外卖骑手狂跑500单攒雅思费!自学英语2910天:8年逆袭路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7 08:19 1

摘要:他不是学霸,没上过大学,28岁还在送外卖,英语只会“Hello”和“Thank you”。

他不是学霸,没上过大学,28岁还在送外卖,英语只会“Hello”和“Thank you”。

可就在去年12月,他的雅思成绩单刷爆了社交媒体:听力7.0,阅读6.5,总分6.5——一个靠送外卖攒钱自学、用外卖路线背单词的人,拿到了很多人读了四年大学都没拿下的分数。

他叫易江平。

没人教他英语。

他靠的是自己想出来的怪招:把3000个高频单词,一个一个钉在送餐的地标上。

“火锅店”是“hotpot”,“人民公园”是“people’s park”,“天府广场”是“Tianfu Square”——他边骑电动车边念,一边转弯一边默写。

那本被蜡烛熏得发黄、边角卷得像煎饼的英语书,现在被放进成都一座小众展览馆,标签写着:“一个普通人的语言革命”。

这不是励志鸡汤。

这是方法论的胜利。

传统教育教人背单词表,他教人把单词和生活绑在一起。

你记不住“embarrassed”?

想想你送错餐时顾客那张脸。

你记不住“convenient”?

想想你深夜接单时,那盏为你亮着的便利店灯。

“记忆不是靠重复,是靠关联。

”他说。

这套“外卖场景记忆法”,被新东方悄悄收入教材,成了他们的“非传统教学案例”。

但他没停在考试上。

2024年1月,他拿了中英文导游证,成了武侯祠的公益讲解员。

不是走个过场,他真讲。

讲三国,讲蜀绣,讲杜甫在成都写的诗,用英文说。

他把“巴适”翻译成“bashtional”——一个自创词,意为“舒服到灵魂出窍”。

网友笑了,可外国游客听懂了,竖起大拇指。

他不追求“标准答案”,他要的是“可感知的沟通”。

他的短视频“火锅英语小课堂”单条播放820万。

不是明星,不是网红,一个戴头盔、骑电驴的人,站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前,说:“This is Sichuan pepper. It doesn’t hurt. It dances.”——这不是教学,是在讲故事。

故事里有生活,有烟火,有尊严。

美团听到了声音。2024年3月,骑手APP上线了“易哥同款学习功能”——送餐途中,语音弹出一个单词、一句短句,伴随导航提示,“前方左转,学习单词:delicious”。

系统不是随机推送,是按他设计的路径:早餐时间推“breakfast”词汇,午高峰推“delivery”“urgently”,夜宵时段推“spicy”“extra sauce”。

平台没花一毛钱广告费,用户自发传播。

因为这不是“功能升级”,是“人性升级”。

有人出价时薪2000,想请他当教育品牌代言人。

他拒绝了。

“我不是卖学习的,我是卖希望的。

”他说,“我只想让那些还在送餐、在流水线、在出租屋里偷偷翻英语书的人知道:你不是一个人。

他电动车的导航,至今还开着英语模式。

不是为了炫技,是为了提醒自己:语言不是工具,是通向世界的路。

现在,他正在筹备一个新项目:用英语直播骑车穿越川藏线。

众筹页面写着:“我想让世界听见,中国普通人也能用自己的方式,讲好自己的故事。

66号公路的旅行计划没变,只是这一次,他不只带着地图,还带着话筒、摄像头,和一整套自己编的“藏地英语词典”——比如“经幡”译成“wind-prayer flags”,“转经筒”叫“prayer-winder”。

这不是逆袭。

这是普通人对“成功定义权”的夺回。

当所有人都在说“你得有学历、有背景、有资源”才能学英语、才能出人头地时,他用一条送单路线,撕掉了这些标签。

他的单词不是背下来的,是骑出来的。

他的流利不是练出来的,是生活逼出来的。

他的影响力不是靠包装的,是被千千万万和他一样,在黑暗里默默努力的人,用点赞、转发和眼泪捧起来的。

他不教你怎么“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者”。

他告诉你:你不必成为谁,你只需要,继续往前走。

哪怕骑的是电驴,哪怕记单词靠的是路边的招牌,哪怕明天还要送15单火锅。

你走的每一步,都在重写你的世界。

他电动车上的英语导航,还在响。

“Turn right ahead. Remember: Freedom is not given. It’s remembered.”

(前方右转。

记住:自由不是被给予的,是被记住的。

你,记住了吗?

来源:热情可乐ZyjpHV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