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们都知道,元朝两次进攻日本,都因为海上突如其来的台风,导致元朝的舰队损失,使得东征失败。日本对“神风”的狂热崇拜和迷之自信,导致他们的神风敢死队,最终被美国海空军打的连渣都不剩了。
最近宣发的《澎湖海战》,网上议论纷纷,其实我们有更合适的收复台湾题材来拍电影。
我们都知道,元朝两次进攻日本,都因为海上突如其来的台风,导致元朝的舰队损失,使得东征失败。日本对“神风”的狂热崇拜和迷之自信,导致他们的神风敢死队,最终被美国海空军打的连渣都不剩了。
结局都一样样的
日本对中国台湾的侵略野心由来已久!早在1602年,日本人山田长正领兵侵占台南多罗满和北部鸡笼(基隆),开采金矿,强占土地,后被沈有容带兵围剿。
但是,台湾北部有金矿的消息,很快就传回日本。1609年二月,在岛津家久取得幕府支持开始进攻琉球的同时,有马晴信也接到了德川幕府“视察”台湾的命令,并称“视察完妥后,大明、日本之船可会合于高山国,实行通商。此次行动遭到台湾原住民的强烈抵抗。德川家康听取了有马氏的汇报,了解了台湾的基本情况,并计划派军占领,作为贸易据点。
1615年五月,长崎代官村山等安上京朝见,德川家康授予“高砂国度航船朱印状”,这背后却隐藏着侵略台湾的使命。经过半年准备,他下令他的倒霉儿子村山秋安,带领13艘船,3000幕府士兵南下占领台湾。
为什么说村山秋安倒霉,这支舰队途径琉球,就碰上了台风,日本的海船质量早在万历朝鲜战争中就被证明,脆的一批,不管他们如何祈祷,一阵神风过后,沉了10艘,就剩下了3艘船,。日本舰队在台风中“英勇”拼搏的事迹迅速被琉球发现,并上报给了明朝。
神风来喽!
这3艘船只有1艘船磕磕碰碰到了台湾,根据平户的英国商馆馆长考克斯(Cocks)在其日记记载:“彼等预定赴高砂即福尔摩沙,但未赴该处……又据云,等安之部所乘之一只小船进入福尔摩沙之某湾中,次更深入内地探险,不意为土民所袭击,知不能逃脱,不愿为敌人所俘而切腹自杀。”
得嘞,还不如元朝,元朝好歹登陆成功了,打了几场漂亮的野战。
村山秋安部将明石道友见状,也不敢登陆台湾了,就率领另2艘船流窜至福建。老大的命令是占领台湾,这2艘船的人不想切腹,也就不敢回去,只能在厦门沿岸洗劫。前首辅叶向高听闻此事,特致信沈有容出面解决,他在会见明石道友时,亲自为其佩倭刀,随后又以座船载送倭三头目(明石道友、正木矢次卫门、柴田胜左卫门)到达定海千户所,明石道友等大为感动。
明军威武!!!
村山等安发现自己的倒霉儿子联系不上了,又派遣桃烟门(藤右卫门)率领舰船前来寻找,他也找不到人,也不敢回去,只能沿岸抢劫,到了东沙白犬澳地区搁浅了,被明军包围。沈有容说:“困兽难迫,且多礁石,易损舟。彼藏礁石间待我,必大损兵,不如诱而擒之便。”于是说明石道友已经受抚。桃烟门颇为意动,但仍在犹豫。
次日,有倭寇率大乌船一只、渔船两只前来救援,沈有容立刻指挥明军,检验他们的海船质量,历史再次重演,三船被瞬间击沉。桃烟门见突围无望,见了明石道友的书信,便投降了。沈有容生擒桃烟门以下真倭六十九人,并斩了两名汉奸,此役未伤一名明军,实属东沙大捷。
日本海船,一碰就碎
东沙大捷,是明代抗倭历史上生擒真倭最多的一次(不包括万历朝鲜战争),至今在东沙岛上还留有当年纪念沈有容擒倭的石刻,碑文为:“万历疆梧大荒落,地腊后挟日,宣州沈君有容,获生倭六十九名于东沙之山,不伤一卒。闽人董应举题此。”
碑文在此
当然,歼敌最多的还是倭寇引以为傲的神风,直接干掉了10/13,不然这3000倭寇登陆台湾,以当时明朝东南沿海的战斗力,明军跨海作战也会有难度。
台湾也有神风护佑,更有像沈有容这样的民族英雄保护。沈有容是收复台湾第一人,他的事迹,才更应该被拍成电影,让大众熟知。
来源:檀一莹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