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布大胜,中国伙伴出手,签85亿稀土大单,一年后稀土“多如牛毛”!专家:背后恐有“猫腻”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7 13:17 1

摘要:当地时间10月20日,华盛顿的签约仪式上,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敲定了一份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前者面对镜头得意宣称,大约一年后美国将拥有用不完的关键矿物和稀土,多到不知该如何处理,价值甚至可能跌至约2美元。西方媒体随即跟进,用“战略突破”

据看看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20日,华盛顿的签约仪式上,特朗普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共同敲定了一份价值85亿美元的关键矿产协议,前者面对镜头得意宣称,大约一年后美国将拥有用不完的关键矿物和稀土,多到不知该如何处理,价值甚至可能跌至约2美元。西方媒体随即跟进,用“战略突破”“对抗中国主导地位”等标题渲染这场所谓的“胜利”。

这份协议的内容被美联社、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陆续披露:美澳将在未来6个月内各自向稀土项目投入10亿美元,美国还会通过进出口银行提供约22亿美元融资,计划在西澳大利亚建设一座年产100吨的先进镓精炼厂。更早些时候,美国国防部已向澳大利亚莱纳斯稀土公司提供2.58亿美元,支持其在得克萨斯州建造重稀土精炼厂。从纸面看,这确实是笔手笔不小的合作,澳大利亚作为全球第四大稀土储量国,也似乎是理想的“中国替代者”。

但只要稍微懂点稀土产业的人都清楚,这更像一场高调的政治演出,背后藏着不少“猫腻”。特朗普口中“多如牛毛”的稀土,恐怕只会停留在“矿石”阶段,距离能造导弹、芯片的工业级产品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稀土产业的核心从来不是挖矿石,而是冶炼分离。这可不是简单的物理筛选,稀土矿里混着十几种元素,要分离出纯度达99.99%的工业级氧化物,得经过上百次化学萃取、沉淀与净化,每一步都离不开精密设备、稳定工艺和严格污染控制。全球超过85%的稀土冶炼分离产能都在中国,中国的分离纯度甚至能稳定在99.999%,能耗还比国际同类技术低40%以上,这种技术优势不是砸钱就能买来的。

美国自己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上世纪80年代它还控制着全球90%的稀土供应,可随着产业链空心化,芒廷帕斯稀土矿的提炼作业早在1998年就基本关停。2018年这家矿山恢复开采后,收购它的MP Materials公司投了近10亿美元想重建产业链,结果直到今年4月,开采出的稀土仍得运到中国精炼。特朗普上届任期喊了四年“摆脱依赖”,最后连加工渠道都因关税战被切断。

澳大利亚的处境更尴尬。它虽是中国境外唯一有重稀土生产能力的国家,可莱纳斯公司的分离提炼全靠马来西亚关丹的加工厂,十多年来屡遭环保争议和停产风波,产量在全球市场份额里几乎可以忽略。本国其他稀土项目大多还在勘探或初步建设阶段,连完整的化工工业基础都没有,更别提大规模冶炼设施和经验丰富的工程师。10亿美元投进去,撑死了能搞几处勘探或矿山升级,想搭起完整产业链纯属杯水车薪。

成本账更是算不过来。中国稀土加工成本比美国低60%、比欧洲低80%,去年中国实施稀土管制后,美国汽车制造商曾被迫以15美元的价格,买下常规售价不到40美分的微型磁体。协议里提到的镓精炼厂更透着荒诞,镓是铝产业的副产品,中国提炼146吨镓得先炼2000万吨氧化铝,美国要是为了镓去炼这么多铝,自身消化不了,最后成本能比黄金还贵。

环保这道坎也迈不过去。稀土开采分离会产生含放射性元素的尾矿和化学废液,澳大利亚国内环保舆论敏感,地方议会、原住民社区和环保组织向来抵制高污染项目。莱纳斯在马来西亚的环保争议曾让澳政府头疼不已,如今要在本土建加工厂,光环评程序半年都未必能完成,更别说开工投产。

再看历史,奥巴马时期就搞过“稀土与关键材料复兴法案”,日本企业响应号召赴美建稀土磁铁工厂,最后因为美国货成本太高卖不出去,只能草草关门。2014到2017年,美国80%的稀土进口还得靠中国。莱纳斯拿到美国国防部资金两年了,得州的工厂至今没开工,卡在了废水处理许可上。

特朗普所谓的“一年之期”,更像是给选民画的饼。稀土产业是重工业体系,要勘探、采矿、分离、冶炼到磁材制造的完整布局,得十几年时间和数十亿美元持续投入。美澳现在只抓着上游资源,中下游环节完全是空白,所谓的“供应安全”不过是空谈。美国的资金更多流向本土企业,摆明了是让澳大利亚当“原料提供者”,自己攥着技术收益。

这场85亿美元的合作,政治意义远大于产业价值。特朗普能宣示“强化供应安全”,阿尔巴尼斯能在华盛顿赚足掌声,可到了矿山和工厂里,没有技术、没有人才、没有完整体系,再响亮的口号也变不成稀土产品。等到一年后,美国或许真能挖出不少稀土矿石,但这些“多如牛毛”的原料,最终还是得乖乖找中国加工。

来源:博览先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