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是偶像剧里那种浪漫私奔,是背着两件旧衣服,踩着露水,从广西崇左的甘蔗地里逃出来的。
她不想嫁去山那头,就拉着男人的手连夜跑了。
不是偶像剧里那种浪漫私奔,是背着两件旧衣服,踩着露水,从广西崇左的甘蔗地里逃出来的。
田宝珍,21岁,糖厂临时工,没上过大学,但她知道,如果再不走,这辈子就真定在榨糖机旁边了。
她男朋友徐庆利以为,逃出来就是自由了。
可他只想每天下班喝两瓶啤酒,打两把牌,等哪天攒够钱回村盖房。
她却在夜校门口蹲了三个月,终于报上名。
凌晨四点的糖厂,她一边擦汗一边背英语单词,工友笑她:“你当自己是大学生啊?
”她没回嘴,只是把书塞进工作服口袋,像藏一颗火种。
没人信她能考上。
连她妈都说:“你一个农村丫头,能认全字就不错了。
”可她真考上了。
不是重点大学,是成人教育,会计专业。
毕业那天,她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站在领证队伍里,手抖得厉害。
现在抖音上五亿人刷着“甘蔗地女孩”,说她励志。
可你知道最狠的是什么吗?
不是她逆袭了,是她从来没觉得自己该被怜悯。
她不哭穷,不卖惨,不靠眼泪博同情。
她只是每天比别人多学一小时,多干一小时,多忍一小时。
糖厂改制了,机器换人了,很多老工人被裁了。
徐庆利骂她:“你读那么多书有啥用?
厂子都不要人了。
”她没吵,第二天带着简历去了新成立的糖业财务部。
没人知道她半夜翻了三遍《会计准则》,抄了二十遍分录。
她不是英雄,她只是不想认命。
现在广西好多地方冒出来“田宝珍读书会”,全是二十出头的姑娘,白天在车间搬糖包,晚上啃题库。
有人说她们傻,说这年头拼爹拼关系,读书有啥用?
可你看那些在直播间卖“田宝珍同款甘蔗”的年轻人,他们卖的不是糖,是底气。
国家说农村女性培训人数涨了28%,可真正改变命运的,从来不是政策,是一个人凌晨四点还在背单词的那股劲儿。
她没赢过谁,她只是没放弃过自己。
这世上最狠的反抗,不是掀桌子,是悄悄把自己,从泥里拔出来。
来源:大大的大一点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