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相对于维权的人来说,“维权”这个词应该是褒义词,因为他们要维护自身的权利不受侵犯。有人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就需要找商家理论,要维权,起码要退还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钱。而假冒伪劣产品需要就地销毁,并不能返回到商家那里。有的商家需要用户出运费,很多用户就不再维权了,因
人们经常听到“维权”这个词,似乎维权成了一种人们不愿意触及的东西。但有人总是在不停地维权,有的还进京上访。那么维权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相对于维权的人来说,“维权”这个词应该是褒义词,因为他们要维护自身的权利不受侵犯。有人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就需要找商家理论,要维权,起码要退还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钱。而假冒伪劣产品需要就地销毁,并不能返回到商家那里。有的商家需要用户出运费,很多用户就不再维权了,因为商品的价格非常便宜,有的竟然只有几块钱,倘若返回到商家那里,用户出运费,那么运费比商品的价格还要高,当然得不偿失了。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商家经常玩这样的把戏,就是用廉价的东西吸引消费者。消费者买了这样廉价的假冒伪劣产品,却不愿意维权。当然也有人敢于维权,最终取得了成功。他们通过网络平台维权,而网络平台支持消费者维权,最终商家退还消费者购买假冒伪劣产品的钱,同时商家要消费者销毁假冒伪劣产品,就不用往回寄了。因为假冒伪劣产品属于违法的东西,倘若再往回寄,就等于怂恿商家再次卖假冒伪劣产品,需要就地销毁。倘若消费者非得动用法律维权,那么假一赔三、假一赔十的要求就会出现。有的商家承诺假一赔三或假一赔十,却明目张胆地卖假冒伪劣产品。其实只是小手工作坊生产的一些模仿名牌的产品,自己注册了商标而已,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假冒伪劣,但其实已经成了假冒伪劣产品。价格低,质量差,消费者买了之后却投诉部门。即便投诉到某些市场监管部门,市场监管部门也不会管,因为这样的商家有自己的商标,等于有了自己的品牌,并不是假冒伪劣。
倘若有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房屋拆迁没有获得多少拆迁款,想要购买新房子,却没有那么多钱,就要维权,却始终不能成功。维权的对象是地方政府,而不是邻居或朋友,当然不一定能成功了。如果走法律程序,这样的人耗不起,而政府部门却可以和他长期耗下去。倘若他要长期维权,要进京上访,就很可能被地方政府派人看管起来,而不会轻易进入京城。维权对他来说是救命稻草,需要通过维权获得更多的赔偿款。维权需要长期付出努力,甚至专心干维权这样的事,而不能干其他的,也就耽误了工作。倘若他不去维权,把时间和精力全都用在工作上,那么他挣的钱是很多的,比维权不挣钱要好得多。但他并不会这样想,而他认为自己的权益应该维护,应该和地方政府部门长期坚持下去,甚至要和他们打官司。但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长期干不成的事就不能再干了,不然只会耽误工作时间,耽误挣钱,还浪费了人生的美好时光。但很多执着的人仍然在维权,认为维权是一个争取公平公正原则的方法,尤其相对于自己来说,需要长期坚持,最后才能成功。毕竟道理在自己这一方,就能够找有关部门说说理。其实他们没有理解社会的运作规律,社会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而不是以公平公正为中心的,可是维权的人总是强调公平和公正,却往往忽略了资本和权力的作用,忽略了特权阶级的肆意妄为,也忽略了自身的卑微。
相对于地方政府的官员来说,维权就是一个贬义词,是那些失去话语权的底层人要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甚至他们会采用过激的手段维权。倘若他们真的有理,就可以走法律程序,找法院来解决问题,没必要非得用各种手段维权。维权的人有可能到政府部门集会,有可能在政府门前静坐,有可能拉起条幅,振臂高呼,有可能拦住现场的车不让走,还有可能在网上发布一些言论。这些都是地方政府比较头疼的事情,需要组织网警控制他们的言论,甚至删除他们的言论,还要组织公安干警逮捕到政府门前闹事的人————先逮捕再说事,事情就好办多了。长期以来,很多官员不作为,信息不透明,不公开,造成官民之间的矛盾对立。特权阶级形成以后,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很多人看到社会现实,无力改变。一旦某个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他就很可能要通过闹事的方式维权,因为他不想走法律程序。法律不一定站在他这一边,很可能成为权贵利用的工具。倘若能够通过法律解决问题,就没有那么多通过闹事维权的人了。有人到医院去看病,没过两天就被医院治死了,去的时候自己骑电动自行车去的,出来的时候却被人抬着出来。家属要医院作出赔偿,可是医院死不认账。于是家属带领人到医院门前设置灵堂,整天在那哭哭啼啼,其实就是通过这种手段来维权。直到地方政府人员出面解决问题,赔偿金达成一致意见,家属们才撤了灵堂,医院才得以正常运转。
其实对待维权的人很容易,就是给他们一定的补贴,而公权力部门向来比较傲慢,不容易向普通人低头,也不容易在赔偿金方面让步,最终致使受了不公正待遇的底层人要通过闹事的手段维权。维权这个词在受了不公正待遇的普通人眼里是褒义词,而在公权力部门人员眼里是贬义词。因为维权的人触及了公权力部门的利益,甚至会引发舆情反应,倒逼公权力部门做出改变。现在已经不是古代,信息非常发达,尤其是互联网出现以后,很多信息可以在网上发布,倘若地方政府控制不力,很多谣言就会出现,很多维权的人也会出现,甚至会产生维权的灰色产业链。维权的人会给网络大v一些钱,让网络大v帮助扩散信息,形成广泛舆论影响之后,就会倒逼公权力部门做出改变。倘若维权的人发布了假信息,或者只是片面发布了信息,就有可能利用了网络大v的人气,最终事情迎来反转,维权的人反而成了被维权的人。网络维权是一种维权的手段,但很容易滋生谣言,也很不容易操控。甚至发布信息的网络大v也不容易操控网络信息,最终维权成了一场全民狂欢的闹剧。而维权的人很有可能成为事件的焦点人物,虽然事情得到解决,但他们很可能被人们另眼相待,或者成了人们眼中的另类。甚至有的维权者成功之后,开通自媒体账号,直接直播带货,还接受打赏,利用维权的名气实现流量变现。
一般来说,维权这个词应该是褒义词,因为它是普通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手段,但对于地方官员来说,维权者往往让他们头痛不已,那么维权这个词就是他们认为的贬义词。倘若法治真的实现,没有特权阶级,人人平等,社会以公平公正为中心,就不会有维权这个词了。似乎维权者闹了事,造成了舆论影响,维权这个词才被公众关注,也成了很多人眼中的另类词语,甚至成了贬义词,当然就与维权的本意相违背了。
来源:铁剑帮帮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