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9月20日,一则仅3分30秒的“农村土地买断注意事项”短视频,在今日头条悄悄火了——8747次播放里,藏着千万农民最关心的事儿,158条评论里一半是提问:“俺家承包地能‘卖’不?”“有人给现钱买地,敢签合同不?”。可多数人不知道,农村土地压根没“买断
2025年9月20日,一则仅3分30秒的“农村土地买断注意事项”短视频,在今日头条悄悄火了——8747次播放里,藏着千万农民最关心的事儿,158条评论里一半是提问:“俺家承包地能‘卖’不?”“有人给现钱买地,敢签合同不?”。可多数人不知道,农村土地压根没“买断”这说法,不少人栽跟头,就栽在没摸清3个基本规矩、踩了2个隐形坑。
先掰扯清最关键的一条:说“买断土地”的,要么不懂政策,要么是忽悠。咱农民手里的地,不管是种麦子的承包地,还是盖房子的宅基地,所有权从来不是自己的——归村集体。咱攥着的只是“使用权”,承包地最长能租给别人种30年(超了自己的承包期就无效),宅基地只能转给本村没地的乡亲,想“一次性买断、以后地归自己”,门儿都没有。就像河南周口老周去年的遭遇,有人说掏10万“买断”他2亩地,他差点签字,多亏村支书拦着:“这合同签了也白签,地被人占了,钱要不回来,你找谁说理去?” 现在各地管得严,听见“买断”俩字先警觉,先问清是“流转租种”还是“国家征收”,别把“使用权”当“所有权”卖。
再看签合同前必须盯紧的3件事,少一件都可能吃大亏。第一得看“对方要干啥”,要是租地种庄稼、搞大棚,靠谱;要是想盖厂房、堆垃圾,哪怕给再多钱也别答应,没有盖红章的“征收批文”,都是违法占地——山东德州小郑就吃过这亏,把3亩地租给外地老板,对方没种地改堆废料,最后闹到村里才把地要回来。第二得写清“钱咋给”,是每年1000元/亩,还是一次性补青苗费、安置费?数字、打款时间、银行卡号,必须白纸黑字写明白,别信“口头承诺”。第三得说准“出问题咋赔”,对方没按时给钱、乱改用途,要赔多少;自己想提前收地,要提前多久说,这些都得写进合同,江苏徐州老刘去年没写“用途”,对方把地改成垃圾场,他有理都说不清。
宅基地和承包地的规矩还不一样,这2个坑别踩。要是想把宅基地连房子转给别人,先确认对方是“本村村民,且没宅基地”——外村人、城里人来买,签了合同也不算数,安徽阜阳王婶把宅基地卖给邻村亲戚,没跟村里说,后来确权还是算王婶的,亲戚花了钱落得一场空。另外,转让宅基地必须让村委会盖章同意,别私下签合同,不然以后拆迁、办证都麻烦,闹到最后亲戚都做不成。
其实这些事儿,说到底就一句话:土地是农民的根,别被“现钱”“买断”冲昏头。拿不准的时候,别自己琢磨,拉着村支书一起看合同,或者去乡镇的自然资源所、农经站问,这些部门懂政策,能帮着辨真假。2025年农村土地政策越来越规范,不是不让大家流转、转让,是要明明白白办事,既让地能生钱,又别丢了自己的踏实。最后问问大家:你身边有人遇到过“买地”的事儿吗?要是有人找你,你会先看啥、先问啥?
来源:朴实雪梨x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