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岁之后,别让自己过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6 22:23 1

摘要:上周同学聚会,闺蜜红着眼说:“36 岁被裁,投了 20 份简历都是已读不回,HR 说我‘经验多但学不过年轻人’。”

上周同学聚会,闺蜜红着眼说:“36 岁被裁,投了 20 份简历都是已读不回,HR 说我‘经验多但学不过年轻人’。”

罗曼罗兰说过:“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

如果我们总是在选择停在原地,可能一不小心就被时代抛弃了。

去年 35 岁我也慌过:同事用新软件比我快,领导总提 “要年轻活力”,担心被 “优化”。

其实,35 岁从不是过期门槛,真正能让你过期的,是停止成长的心态,把年龄当借口放弃提升。

所以,要想人生容纳更丰富的新内容,我们就要学会时刻给自己保鲜,不要让自己过期。

很多人一到 35 岁就慌,觉得 “年龄大了没竞争力”,可 35 岁的你,比 25 岁多 10 年经验、人脉和抗压能力,这是年轻人比不了的底气。

前领导李姐,38 岁时,她主动转岗新媒体。有人劝她 “别折腾”,她却说 “我做 10 年策划,懂用户,这是优势”。

她花 3 个月学剪辑、练直播,把传统策划经验用在新媒体上,半年带火公司账号,成了转型标杆。

董宇辉 30 多岁火了后,有人说 “早做直播更火”,他却道 “正是之前读书、教书的经历,才让我能讲出有温度的话”。

35 岁不是过期标志,而是厚积薄发的节点,我们积累的经验,是别人抢不走的资本,所以别浪费在年龄焦虑里。

虽说35岁确实是道坎,随时面临着失业的风险,学东西的速度也比年轻人慢,但也不要自暴自弃,给自己设限。

摩西奶奶76岁才开始学画画,80岁开始办展,她从一名平凡的家庭主妇,也一样变成了一位世界闻名的画家。

她的经历向我们证明了:年龄从不是停止学习的理由。

我堂哥 37 岁时,传统销售岗受冲击,业绩下滑,他没抱怨,花两个月学直播带货,从拍视频、写脚本开始摸索。

刚开始直播间只有几个人,他每天复盘,半年做到月销 100 万,还带了徒弟。

他说:“不管多大,不学新方法就会被淘汰。”

对抗过期的最好办法,是永远保持学习热情,每天学个新技能、读篇行业文章,慢慢积累,你会发现自己不仅没过期,还越来越 “值钱”。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只有懂得不断更新自己的人,都不会被时代抛弃。

35 岁后,很多人会发现:熬夜后几天缓不过来,爬几层楼就气喘,体检报告上多了几个 “异常项”。

可总有人说 “忙得没时间锻炼”“年纪大了动不动都一样”,却忘了:健康是所有底气的基础,没了健康,再强的能力、再多的经验,也没机会施展。

我去年体检查出 “血气不足”,医生说 “久坐少动是主要原因”。

我才开始逼自己锻炼:每天早起半小时快走,周末跟着视频练瑜伽。

刚开始浑身酸痛,想过放弃,可坚持 3 个月后,不仅体检指标正常了,整个人也精神了,写稿时思路都比以前清晰。

35 岁后,健康从不是 “可选项”,而是 “必选项”。

不用去健身房办昂贵的卡,也不用做高强度的运动,每天抽 20 分钟散步、做拉伸,周末打打球、爬爬山,坚持下来就能看到变化。

别等身体亮红灯才后悔,健康一旦 “过期”,再想补回来就难了。

35 岁后别焦虑 “会不会过期”,要问自己 “有没有沉淀优势”“有没有更新能力”“有没有守住健康”。

年龄从不是价值标准,你的底气、能力、健康,才是永远不过期的资本。

从今天起,把 35 岁当新起点,打磨优势、学新技能、坚持锻炼,按自己节奏活。

相信我,35 岁后的你,只要不放弃对自己的要求,会比以前更精彩。

来源:情感汇报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