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雪茄烟叶绿色栽培技术规程解读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7 04:53 1

摘要:雪茄烟是纯天然烟草制品,具有香气浓郁、吃味醇厚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优质雪茄烟叶在雪茄产品质量、风格和特征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 近年来,随着雪茄市场的加速发展,对优质雪茄烟叶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楚雄雪茄烟叶种植区域分布于金沙江流域等低海拔干热河谷地带,

优质雪茄烟叶绿色栽培技术规程解读

基金项目: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科技项目“基于植物干细胞技术克服烤烟连作障碍的研究与应用”(2022530000241029)。

王跃金等

雪茄烟是纯天然烟草制品,具有香气浓郁、吃味醇厚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 优质雪茄烟叶在雪茄产品质量、风格和特征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 近年来,随着雪茄市场的加速发展,对优质雪茄烟叶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楚雄雪茄烟叶种植区域分布于金沙江流域等低海拔干热河谷地带, 属南亚热带干热季风气候区,雨热同季,全年基本无霜;雪茄烟叶主要种植区元谋县享有“东方人类故乡”的美誉,素有“日光中心”和“天然温室”之称,也是全国有名的“南繁育种天堂”等。 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和气候资源优势使元谋烟区成为云南省优质雪茄烟叶生产的黄金产区之一。 但由于优质雪茄烟叶生产技术标准高、环节多、季节性和专业性强等,加之种植起步晚,雪茄烟叶生产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较多, 尽管在各级雪茄烟叶专家、 专班团队和产区县公司等共同努力下,坚持守正创新,以问题为导向,突破“瓶颈”,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持续优化完善优质雪茄烟叶技术体系等,取得一定成效。 与此同时,元谋产区优质雪茄烟叶整体生产水平和烟叶品质均一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潜力较大。 制定优质雪茄烟叶绿色栽培技术规程对解决楚雄优质雪茄烟叶栽培技术难题,着力提升雪茄烟叶质量水平和农户种植质效, 全面推进雪茄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种植区域

1.1 生态条件

无霜期>350 d, 大田期 (移栽至采收结束的5~8 月)平均气温23~28℃,月降雨量50~150 mm,日照时数(5-8 月)>900 h,相对湿度(5-8 月)50%~80%。

1.2 土壤条件

土壤类型为紫色土、红壤等,土壤肥力均匀,耕作层厚;田块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排灌方便。 土壤有机质和钙、镁等中微量元素含量丰富,pH5.5~7.0,氯离子含量<30 mg/kg。

1.3 前作条件

具备轮作条件、不种植茄科作物、未施用过除草剂等的田地。

2 品种选择

种植品种选用云雪1号、云雪2号、云雪6号、云雪36、云雪39。

3 栽培模式

3.1 阴植(茄衣)

茄衣采用遮阴栽培,种植密度27000株/hm2,行距80~100 cm, 株距 35 cm, 遮阳网透光率 60%~70%, 防虫网 80 目。 施纯氮量 140~150 kg/hm2,氮、 磷、 钾、 镁比例为1∶0.5∶2.0∶0.25,基肥和追肥各占50%。

3.2 阳植(茄芯)

茄芯采用阳植栽培, 不需要遮阴, 种植密度为28 500 株/hm2,行距 80~100 cm,株距 35 cm。 施纯氮量130~150 kg/hm2,氮、磷、钾、镁的比例为 1∶0.5∶2.0∶0.25,基肥和追肥各占50%。

4 壮苗培育

4.1 育苗模式

采用“遮阳网+防虫网+小拱棚+基质”漂浮育苗模式集中育苗, 围绕培育适龄壮苗, 合理调控好温度、湿度和光照时间等。

4.2 育苗要求

于4月上旬播种,梯度育苗,育苗盘135~200孔,苗龄35~40d,达到茎高6~8cm,4叶1心或5叶1心。

4.3 育苗管理

4.3.1 水肥把控 保持育苗池池水深度10 cm,第1 次施育苗专用复合肥(氮∶磷∶钾为12∶10∶12)在小十字期,用量5~10 g/盘;第2次施育苗专用复合肥在大十字期,用量10~15 g/盘;最后一次视烟苗长势情况酌情施用,最多不超过5g/盘。

4.3.2 光温调控 出苗期灵活运用遮阳网, 分别在10:00 前和 15:00 后打开遮阳网, 其余时间育苗棚覆盖遮阳网,大十字期后全天均不覆盖遮阳网;同时,育苗棚内温度稳定在25~28℃, 尽量不超过30℃,促进光、温、热、水协调。

4.3.3 病虫害防控 育苗场地选择远离蔬菜种植的地块,育苗前彻底清除周边杂草和杂物,并对育苗场地和育苗设施消毒等,落实好育苗措施和操作流程,规范操作,全程采用60目防虫网防护

5 移栽

5.1 移栽模式

采用“平墒+浅沟+滴灌+小苗”移栽模式。

5.2 移栽备耕

5.2.1 落实田块 以晾房为中心向四周3~5 km范围落实种植田块,田块未种植番茄、辣椒、茄子等蔬菜,水源有保障,交通方便。

5.2.2 整地理墒 移栽前适时深耕晒垡、深耕≥30cm,松翻理墒,达到垡细、田块平整,田块耙平后划线理墒,墒理成平墒,墒高10~20 cm。

5.2.3 干施基肥 阴植和阳植所需基肥一次性施结束,具体是先把专用复合肥基肥(氮:磷:钾为15:15:18) 和商品有机肥等肥料按用量均匀条施在平墒墒面的中心施肥带上, 再用小型机械在平墒墒面的中心施肥带上开浅沟,浅沟深10 cm,沟宽15~20 cm,同时按水肥一体化移栽技术要求铺设好滴灌带。

5.2.4 移栽时间 于5月上旬开始分梯度移栽,每批次之间移栽梯度间隔5~10d。

5.2.5 移栽技术 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移栽技术,移栽前2~3 h先将移栽墒面浅沟里土壤滴湿润,移栽时用小竹片(长10 cm、宽1~2 cm)扒开一个小孔,手拿着烟苗叶片,顺滴灌带滴出的水,轻轻把烟苗栽下去,深度4~5 cm,以土不掩埋到生长点为宜,同时,移栽的土壤与烟苗茎干及烟苗根系结合紧密、 没有空隙,并保持边栽烟边滴水,保证全苗。

5.3 田间管理

5.3.1 水分管理 还苗期: 移栽后2~3 d,9:00 和 18:00 各滴灌 1 次, 每次滴10~15 min, 滴灌量20~ 30 m3/hm2,要随时保持烟苗周围土壤湿润。 伸根期: 移栽后5~15 d,看土壤含水量,每天滴灌1次或隔天 滴灌1次,每次滴15~20 min,滴灌量30~40 m3/hm2, 要适当进行干湿交替。 旺长期:除有效降雨外,适当 延长滴灌时间补水分,每次滴20~30min,滴灌量40~ 50 m3/hm2,要保持有足够的水分。 成熟期:雪茄烟叶 进入采收,随着叶片的逐渐减少,需水量有所减少, 视烟株叶片、土壤、天气等情况,采取酌情补水,每次 滴10~20 min,滴灌量30~40 m3/hm2,保障烟叶品质的 充分形成。

5.3.2 追肥管理 采用滴灌水肥一体施肥技术,阴 植栽培和阳植栽培在移栽后30d内分3次追施完 毕,追肥量各占施肥总量的50%,追施肥料为专用复 合肥追肥(氮∶钾为12.5∶33.5)和硝酸钾(氮∶钾为 13.5∶44.5)。 第 1 次追肥在移栽后7~10 d进行,采用滴灌水肥一体技术追施专用复合肥追肥210 kg/hm2;第2 次追肥在移栽后15~20 d进行, 采用滴灌水肥一体追施专用复合肥追肥240kg/hm2; 第3次追肥施偏心肥,在烟苗移栽后25~30 d进行,将硝酸钾75~105 kg/hm2 兑水对弱苗、小苗进行浇施,按“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及时补充中微肥。

5.3.3 中耕培土 移栽后20~30 d结合烟株生长情况和气候条件,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和提沟培土,疏松烟株根际土壤,减少杂草生长,同时,做好防洪排涝准备等。 中耕除草:不损伤烟株叶片和根烟株系,靠近烟株根系浅锄,离烟株远点深锄。 中耕培土:从烟墒的侧面和烟墒的沟底取土,把土培到烟株茎基部,所培的细土要与茎基部紧密结合, 不对根颈造成伤害,培土后做到墒体饱满、沟深墒平、烟叶无破损,整个田间管理达墒无杂草、沟无积水、田间清洁、非烟杂物统一处理等,培土后烟墒高度≥40cm。

5.3.4 封顶留叶打杈 总体要求早封顶,同时,阴植掌握“上下兼顾”原则,阳植掌握“弃下留上”的原则,田间操作顺序按“除底、打顶、抹杈”依次完成,结合田间烟株整体长势情况优化烟叶结构。 阴植:移栽后40~45 d,全田 50%以上烟株现蕾时清除3~4片底脚叶, 一次性水平封顶, 连同顶部2~3片花叶一起打去,同时,打掉>5 cm 的烟杈,单株有效留叶数17~19 片。 阳植:移栽后40~45 d,全田50%以上烟株现蕾时清除4~5片底脚叶,一次性水平封顶,连同顶部2~3 片花叶一起打去,同时,打掉>5 cm的烟杈,单株有效留叶数16~18片。

5.3.5 防烟株倒伏 采用阴植栽培技术种植的茄衣,烟株长到110~120 cm,用细钢丝或麻线等,将其顶端固定到烟株上部遮阴棚的钢架上, 再连接烟株使之固定,使之不倒伏。

6 病虫害绿色防控

6.1 目标

通过绿色防控措施的具体实施, 有效控制和预防雪茄烟叶烟叶病虫害, 达到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雪茄烟叶质量安全的目的。

6.2 防控原则

围绕特色优质雪茄烟叶生产目标,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全面推广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重点,物理防治为辅助,化学防治为补充”的绿色防控技术。

6.3 病虫害种类

雪茄烟叶主要病害有根腐病、黑胫病、青枯病、 曲叶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烟粉虱、烟蓟马、斜纹夜 蛾等。

6.4 防控措施

6.4.1 农业防治 合理轮作, 安排好茬口, 深耕晒 垡,推广应用绿色栽培技术,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 理,及时清除田间和烟田周边杂草,减少寄主;同时, 要清洁生产,做好中耕除草和中耕培土,搞好田间卫 生,清除烟株残体并集中处理;另外,注意开沟防积 水,规范农事操作等。 6.4.2 生物防治 采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菌、以菌 治虫”等防治措施,应用“四虫一剂”(蚜茧蜂、叉角厉 蝽、夜蛾黑卵蜂、捕食螨和抗病毒制剂)防治烟蚜、斜 纹夜蛾、烟青虫、烟蓟马、烟粉虱和病毒病等。 烟蚜茧 蜂:防治烟蚜等时,在烟株蚜量达到5头/株,投放蚜 茧蜂僵蚜>6 000头/hm2。叉角厉蝽:防治斜纹夜蛾、烟 青虫等时,当害虫虫株率达2%,释放叉角厉蝽成虫 或3~5 龄若虫300头/hm2。 夜蛾黑卵蜂:防治斜纹夜 蛾、烟青虫等时,在大田期发现夜蛾类害虫成虫,可 释放夜蛾黑卵蜂(卵)15 000头/hm2。 捕食螨:防治烟 蓟马、烟粉虱等时,在育苗棚内若发现烟蓟马、烟粉 虱,可释放捕食螨37500头/hm2。 抗病毒制剂:防治 烟草病毒病时, 在移栽和团棵期用相关药剂灌根及 叶面喷施。

6.4.3 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粘虫板、性诱剂装置 进行防治害虫,主要防治烟青虫、斜纹夜蛾、棉铃虫、 烟蚜、烟蓟马、地老虎等。 太阳能杀虫灯:诱捕烟青 虫、斜纹夜蛾、棉铃虫、地老虎等,移栽前安装好,大 田每2~3 hm2安装1盏。黄板和蓝板:诱粘烟蚜、烟蓟 马等,苗期和移栽后使用,呈棋盘式分布,悬挂高度 以超过烟株生长点5~10 cm为宜, 并随着烟株的生 长调整高度,初期悬挂15~75片/hm2诱虫板,当诱虫 板上虫量增加时, 随着虫量增加再增加诱虫板悬挂 数量,可增至300片/hm2。性诱剂:诱捕斜纹夜蛾和棉 铃虫等,诱捕器高度设置为120~150 cm,诱捕器安放 密度分别为连片面积10hm2以下每30m设置1个, 连片面积10~20 hm2 每 40 m 设置 1 个, 连片面积 20~40 hm2 每 50 m 设置1个, 连片面积40 hm2以上 每60 m设置1个, 在移栽前7d将烟青虫诱芯及诱 捕器安装到位,移栽后15~20 d将烟青虫诱芯替换成 斜纹夜蛾诱芯。

6.4.4 药剂防治 科学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或药剂,安全、科学、对症、规范、精准使用药剂防治, 雪茄烟叶主要病虫害药剂防治方法分别见表1、表2。

7 采收

7.1 采收原则

适熟采收,按部位和成熟度自下而上采收,以工艺成熟度为标准,做到“生不采、熟不漏”等,当天采收的鲜烟叶在当天穿编完;采收期35~40 d,大田期 80 d 左右。

表1 雪茄烟叶主要病害药剂防治方法

表2 雪茄烟叶主要虫害药剂防治方法

7.2 阴植

封顶后2~3 d进行第1次采收, 每次采收2~3片,每次采收间隔3~5 d;采收和运输过程不损伤、划破或刺穿烟叶,保持烟叶的完整性。

7.3 阳植

封顶后5~7d进行第1次采收,每次采收2~3片,每次采收间隔5~7 d,采收后要将烟叶置于阴凉低温处,避免太阳直射灼烧烟叶。

7.4 采收时间

晴天清晨露水基本干后采收,11:00 前或16:00后采收,避开阴雨天和光照强的高温时段。

7.5 穿编烟叶

采收后的鲜烟叶分品种、分部位、分框装运,分类穿编在烟竿上,保持同竿同质。

7.6 晾制

把穿编好的烟叶分类分区放入晾房, 转入下一阶段科学晾制环节。

来源:青钱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