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大陆一锤定音,宋楚瑜听懂信号,递出一句话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6 20:54 2

摘要:80 年前的锣鼓声,就是今天的心跳声!2025 年 10 月 25 日清晨,高雄鼓山的林阿嬷破例起了个大早。她颤抖着打开檀木盒,取出泛黄的族谱 ,1945 年 10 月 25 日,爷爷在 “台湾光复” 四个字旁画了颗红星,旁边写着:“今日起,子孙不再做亡国奴。

80 年前的锣鼓声,就是今天的心跳声!2025 年 10 月 25 日清晨,高雄鼓山的林阿嬷破例起了个大早。她颤抖着打开檀木盒,取出泛黄的族谱 ,1945 年 10 月 25 日,爷爷在 “台湾光复” 四个字旁画了颗红星,旁边写着:“今日起,子孙不再做亡国奴。”

这一天,当全国人大常委会将 10 月 25 日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的消息传来,台北街头的豆浆摊多了份特殊的热闹:卖饭团的老张头掏出父亲的勋章,对顾客说:“当年他在基隆港举‘欢迎国军’的牌子,被日本人打断三根肋骨。”

这个被民进党淡化了 20 年的日子,突然在市井巷陌复活了。最刺痛的细节在台南:当绿媒宣称 “光复节不存在” 时,安平古堡旁的阿婆们正在用闽南语唱《望春风》,歌词被改成:“月光光,秀才郎,台湾光复喜洋洋。” 这不是政治口号,而是 80 年前全岛挂灯笼,放鞭炮的集体记忆 ,就像台中老兵李爷爷说的:“那年我七岁,阿妈煮了红蛋,说‘我们是中国人了’。”

高雄新兴市场的鱼贩老杨,在摊位前贴了张旧报纸:1945 年 10 月 26 日的《台湾新生报》,头版标题是《全岛狂欢,爆竹声震耳欲聋》。“民进党说光复节是‘中国节日’,可我阿公当年是台湾义勇军,在浙江打鬼子。” 他边刮鱼鳞边说,摊位底下藏着爷爷的日记,里面记着:“1942 年,为了不当‘日本皇民’,全家改姓杨。”

台中的历史教室正在上演荒诞剧:当老师讲到 “台湾光复”时,后排男生举手:“老师,民进党说这是‘中国编造的历史’。”65 岁的陈老师打开手机,播放奶奶临终前的录像:“1945 年 10 月 25 日,我抱着你爸爸去看受降仪式,日本人的旗子被扯下来时,你阿太哭晕过去。” 教室里突然安静,有女生小声说:“原来我家的光复节红包,不是妈妈骗我的。”

最真实的反杀在金门:当赖清德鼓吹 “终战史观”,莒光楼的管理员老陈指着展柜里的日军刺刀:“这把刀,当年捅死了三个抗议‘皇民化’的村民。” 旁边的留言簿上,密密麻麻写着:“感谢大陆记得我们的历史,”“爷爷说,光复节的鞭炮比春节还响”。周末的莒光小学,孩子们跟着对岸的直播学写毛笔字,第一堂课是:“台湾光复,家国同庆。”

当谎言遇上了族谱,谁在害怕 10 月 25 日?10 月 25 日深夜,民进党秘书长在电视上重申 “台湾没有光复节”,而台北迪化街的灯笼铺,却忙得不可开交 , 订单来自全台,备注清一色:“要 1945 年那种六角宫灯。”

而最具讽刺意义的是台南某 “台独” 议员的选区:他的竞选传单被塞进垃圾桶,旁边是老人教孙子贴的 “光复纪念” 剪纸,红纸边角印着《开罗宣言》的节选,用闽南语标注:“这是我们的土地证。”

金门的海边,退役老兵王阿福对着大陆方向放了串鞭炮。“当年我们在炮战中写‘光复大陆’,现在大陆帮我们‘光复历史’。” 他脚下的沙滩,嵌着半枚锈迹斑斑的炮弹壳,壳身上的 “1945” 被海浪打磨得发亮。不远处,几个年轻人架起直播:“今天带大家看台湾光复 80 周年的真实纪念 ,这些都不是政客的谎言,而是阿公阿嬷的眼泪和欢笑。”

此刻的台湾,最吊诡的风景是:绿营政客忙着删除教科书里的 “光复” 二字,却删不掉菜市场老摊主的红蛋;他们禁止学校纪念光复节,却禁止不了永康街奶茶店的 “光复特饮”,杯套上印着 1945 年的受降照片,配文:“回家的路,走了 50 年,终于在第 80 年,被大陆重新点亮。”

来源:咪蒙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