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李婉华自己直播里说的:晚上八点,天还亮着,她下车买牛奶,迎面一个壮汉直接对着她吼,手里抡着根铁丝。她当场愣住,脑子里第一反应不是报警,是“如果还在香港,起码有阿Sir在街口吹口哨”。这条视频底下,三千条留言,一半在骂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一半在问:到底还能不
“紫衫龙王”在温哥华街头被流浪汉吓一跳,这画面谁想得到?
李婉华自己直播里说的:晚上八点,天还亮着,她下车买牛奶,迎面一个壮汉直接对着她吼,手里抡着根铁丝。她当场愣住,脑子里第一反应不是报警,是“如果还在香港,起码有阿Sir在街口吹口哨”。这条视频底下,三千条留言,一半在骂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一半在问:到底还能不能回流?
回流听起来像买张机票那么简单,可她的行李里塞了二十年。2003年她带着“嫁得真好”的标签飞温哥华,老公是金融才俊,电台给她开黄金档,华人超市收银小妹都认得她。那时候她笑得多甜,上节目教大家用加拿大牛奶做双皮奶,一句“这边没人追债”把全场逗疯。没人提醒她:牛奶会涨价,才俊会秃头,黄金档也会腰斩。
先是电台预算缩水,广告商转战小红书;再是YouTube算法翻脸,四十分钟煮面视频干不过十五秒扭腰。她只好把频道改成“吐槽局”,专讲温东帐篷区又多了一条街,讲得激动时粤语乱飙,年轻观众字幕都来不及打。最扎心的是去年带老大去列治文补习班,老师一句“你仔连‘多谢’都听不懂喔”,她当场眼眶红,回家连夜翻小学中文教材,发现儿子连“a o e”都拼不全——当年怕孩子输在英语起跑线,如今直接错过中文终点线。
有人骂她活该:当年播那首“争议歌”时不也挺high?确实,2019年她一时口快,把电台当家,把直播间当闺蜜群,歌一响,评论区炸锅,广告商秒撤。她低头道歉,却没人再递话筒。那一刻她才明白,加拿大不是“移民天堂”,只是“容错率更低的大农村”——一句错话,二十年人设直接清仓。
更惨的是现实数字:大温地区去年青少年失业率飙到19%,帐篷区五年扩了3倍,她住的本拿比山房价却纹丝不动,想卖都卖不掉。老公公司裁员两轮,家里现金流靠她接零零碎碎的开箱带货,卖加拿大海参,评论区刷“港姐落魄到卖海产”,她只能自嘲“至少海参听得懂粤语”。
回流?她偷偷给香港旧同事发微信,对方回得客气:“现在外景一天十二小时,你捱得?”再打听国际学校,学费二十万起步,还要中文笔试,她儿子连“李白”都以为是YouTuber。那一刻她彻底懂了:自己就像当年拍戏拒绝的大尺度镜头——看似保住了体面,实则把路走窄了。
直播里有人问她后悔吗?她想了想,没直接答,只说起昨晚做梦,回到90年TVB饭堂,吴镇宇递给她一杯冻柠茶,醒后她冲了杯加拿大咖啡,苦得皱眉。她说:“可能人生就是冻柠茶变咖啡,甜不回头,苦也只能一口闷。”
屏幕外,多少移民家庭正守着同款苦:孩子只会说thank you,老公头发越来越少,夜里听见警笛先摸手机查地图看是不是帐篷区又逼近。李婉华的翻车,不过是把遮羞布撕开——移民不是童话结尾,而是续集刚开始,且没有剧本。
她最后撂下一句话:明年先让儿子考HSK,考不过就继续留在温哥华,考过了再说。听起来像赌气,其实全是无奈——原来最难的移民,不是落地,是落地后才发现自己再也起不了飞。
来源:上进的菜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