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高会 | 农高会刮“国漆风”,西安生漆所“漆”彩出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6 14:16 2

摘要:10月26日上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携最新科研成果在中国杨凌农高会C馆惊艳亮相,通过专题报告、成果发布、新品亮相、非遗体验等多元形式,让拥有8000年历史的“国漆”产业绽放现代活力,为陕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漆”力量。

10月26日上午,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西安生漆涂料研究所携最新科研成果在中国杨凌农高会C馆惊艳亮相,通过专题报告、成果发布、新品亮相、非遗体验等多元形式,让拥有8000年历史的“国漆”产业绽放现代活力,为陕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漆”力量。

作为国内唯一专业从事漆树研究、生漆研发与国漆文化传承的国家级科研院所,西安生漆所深耕行业45载,此次推介会紧扣杨凌农高会“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 主题,将千年漆艺底蕴与现代科技成果深度融合。推介会伊始,西安生漆所党委书记、所长、正高级经济师赵瑞以“以技术赋能守正创新发展生漆富民产业”为题作专题报告。

他说,陕西作为全国生漆核心产区,产量占全国60%,秦巴山区更是漆树优生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西安生漆所已构建起横跨一二三产的科研体系——搭建省部级平台20余个,承担科研项目100余项,制修订国家与行业标准23项,攻关工业化喷涂、漆酚增材打印等实用技术10余项,研制彩色生漆、漆蜡口红等科技新品20多个,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科技根基。

科研成果落地生根,方能转化为富民动能。会上,西安生漆所党委委员、副所长李东旭发布“生漆产业技术成果清单”,系统展示了该所在漆树良种选育、生漆精制加工、漆树资源综合利用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成果。其中,成功筛选推广的14个漆树优良品种,已在陕西平利等科技示范县建成标准化种植基地,从源头破解了生漆产业 “原料不稳”难题;而漆树籽加工提取、智能喷涂等技术的突破,更让漆树从“产漆” 向“全株利用”跨越,为产业链延伸提供了技术支撑。

“不只是涂料,漆树全身都是宝!”陕西中合国漆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永带来的科技新品——“漆籽油膳食纤维”,颠覆了大众对漆树的传统认知。这款源自漆树籽的健康食品,依托西安生漆所精深加工技术研发而成,不仅保留了漆籽油的天然营养成分,更契合现代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成为漆树资源“吃干榨净”的生动范例。

紧随其后,西安生漆所党委委员孙文娟推介的“金银平脱铜梳镜”文创产品,将国家级非遗“金银平脱”技艺与现代生活用品结合,梳镜表面流转的漆艺纹样,既承载着千年漆文化的厚重,又贴合当下审美需求,让“国漆”真正走进日常生活。

产业发展离不开产区支撑,科技示范县的实践是最好答卷。平利县林业局局长李仕敬在推介中介绍,作为西安生漆所重点打造的生漆科技示范县,平利依托研究所提供的良种苗木与技术培训,已建成规模化漆树种植基地,开设生漆精品培训班数十期,带动当地漆农人均增收显著,走出了一条“科研+产区”的产业富民之路。“以前割漆靠经验,现在有专家指导,产量和品质都上去了!”现场播放的平利漆农采访视频,道出了科技赋能带来的民生温度。

非遗活态传承,是国漆文化延续的关键。推介会现场,漆艺师带来的“漂流漆扇” 表演惊艳全场——以天然生漆为墨、清水为媒,漆液在扇面自然流淌,勾勒出独一无二的肌理纹样,配合《漆扇之韵》诗朗诵,让千年漆艺的灵动之美跃然眼前。随后的体验环节中,两位嘉宾率先登台,亲手创作漂流漆扇,现场观众踊跃参与,在指尖与漆液的互动中,触摸非遗文化的鲜活生命力。

据了解,此次推介会是西安生漆所推动生漆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重要举措。正如赵瑞所长所言:“我们要以技术赋能为切入点,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抓手,以发展生漆富民产业为目标,共同挖掘好漆树资源的全产业链发展,让千年国漆成为驱动乡村振兴、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共同谱写产业兴、文化兴、百姓富的时代华章。”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闫瑜涛

来源:农业科技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