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0 人 33 峰骆驼穿越 63 天!退休文旅局长放弃安逸,为啥偏要徒步 800 里无人区去洛阳?这波操作直接让全网炸锅,有人说他疯了,有人夸他活成了传奇,到底是作秀还是真情怀?咱们今天就扒一扒这场横跨新疆、甘肃的丝路奇遇!
30 人 33 峰骆驼穿越 63 天!退休文旅局长放弃安逸,为啥偏要徒步 800 里无人区去洛阳?这波操作直接让全网炸锅,有人说他疯了,有人夸他活成了传奇,到底是作秀还是真情怀?咱们今天就扒一扒这场横跨新疆、甘肃的丝路奇遇!
8 月 22 日清晨,新疆哈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的得胜门还裹着晨雾,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突然打破宁静 ——30 多个穿着特色服饰的男女老少牵着 33 峰骆驼、3 匹骏马,身后跟着 3 条摇尾巴的护卫犬,四台装满物资的补给车缓缓跟队,这阵仗直接让围观市民看呆了!“我的天呐,这是要干啥?拍电影还是走亲戚?” 当时在场的王大姐拍着大腿惊呼,赶紧掏出手机记录下这罕见画面。谁能想到,这支被网友戏称 “现实版骆驼祥子军团” 的队伍,目的地竟是两千多公里外的河南洛阳,而领队的不是专业探险家,竟是刚退休半年的 “网红文旅局长” 蒋晓亮!
说起蒋晓亮,巴里坤人没人不竖大拇指!这位土生土长的本地汉子,在文旅岗位上干了二十多年,硬生生把昔日不起眼的小县城打造成了网红打卡地。从高家湖湿地的芦苇荡到尖山子的怪石坡,从农牧民的土坯房到红火的农家乐,每一处都刻着他的脚印。“蒋局长那可是真干事!” 当地牧民别克大哥回忆,当年蒋晓亮为了搞乡村旅游,骑着摩托车跑遍全县牧区,磨破了十几双鞋,硬是帮大家办起了上百家民宿,解决了上千人的就业问题。更绝的是,他还化身网红局长,在抖音上穿着民族服饰唱山歌、讲传说,硬生生把巴里坤的美景推给了全国网友,粉丝量飙到几十万!可谁也没料到,去年 12 月刚退休的他,放着含饴弄孙的安逸日子不过,竟牵头组织了这场 “疯狂” 的丝路之行。
“我们每天天不亮就出发,天黑透了才扎营,一天最多走 30 多公里,脚底板都磨出了水泡!” 负责摄影的严先生跟记者吐槽,语气里却满是骄傲。这支队伍堪称 “民族团结模范队”,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的成员拧成一股绳,有人负责牵骆驼,有人负责做饭,有人专门记录沿途风光。可路途的艰辛远超想象:白天在戈壁滩上顶着 40 多度的高温,骆驼都热得直喘粗气,队员们的皮肤晒得黝黑脱皮;到了晚上气温骤降,裹着厚棉被还能冻得打哆嗦。最惊险的是穿越 800 里无人区,手机没信号、补给全靠自己带,万一遇到沙尘暴,漫天黄沙能把人吹得站不稳,有一次 12 级大风差点掀翻帐篷,队员们手拉手才守住物资。“说不害怕是假的,但蒋领队一句话让我们都定了心:丝路精神就是闯出来的!” 严先生感慨道。
这场特殊的旅行早就火遍全网,网友们的评论更是五花八门。有人点赞:“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播!比干巴巴的宣传管用一百倍,为蒋局长的情怀点赞!” 还有人担心:“一路太危险了,又是无人区又是极端天气,一定要注意安全啊!” 也有网友调侃:“这骆驼队比网红打卡点还吸睛,沿途城市赶紧趁机邀请他们停留,绝对能带动旅游!” 更有河南网友热情喊话:“河南人民欢迎你们!援疆是本分,这份情谊我们记在心里,等你们到洛阳,一定好好招待!” 截至目前,相关话题的阅读量已经突破 5 亿,不少沿途城市的文旅局都主动联系队伍,希望能举办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丝路文化和新疆美景。
为啥放着舒服日子不过,非要遭这份罪?蒋晓亮的回答朴实又动人:“干了一辈子文旅,丝绸之路在我心里就是根!古代人能徒步穿越戈壁沙漠,我们现在有补给车,这点苦算啥?” 他告诉记者,洛阳是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这次重走丝路,一是想体验古人的艰辛,传承丝路精神;二是想让沿途的人看看新疆的壮美,尝尝新疆的美食,把家乡的好推广出去;三是带着感恩之心,河南多年来对口援疆,帮哈密建学校、修公路、促发展,这份情必须当面致谢。更让人感动的是,到达洛阳后,队伍还计划祭奠出使西域的班超,“他用一生守护丝路,我们想向这位先贤致敬,也想告诉大家,丝路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如今,63 天过去了,这支 “东天山来的骆驼旅行队” 已经走到甘肃金昌永昌县,离洛阳越来越近。他们的脚印印在戈壁滩上,也印在网友们的心里。有人说,蒋晓亮退休后的选择,活成了很多人向往的样子;也有人说,这场旅行不仅是一次文化传播,更是一次民族团结的生动实践。30 多个人、33 峰骆驼,跨越千里的坚持,背后是对家乡的热爱,对文化的敬畏,对情谊的珍视。
其实,丝路精神从来不是尘封在历史里的名词,而是代代相传的坚守与担当。蒋晓亮和他的队伍用脚步丈量丝路,用行动诠释初心,告诉我们:真正的文化传播,不是隔着屏幕的吆喝,而是身临其境的分享;真正的情怀,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坚持。期待他们顺利抵达洛阳,也希望更多人能从这场特殊的旅行中,感受到丝路文化的魅力,看到新疆的大美风光,记住这份跨越千里的民族情谊。正如网友所说:“这趟旅行,每一步都算数,每一份坚持都值得!” 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加油,也期待这场丝路之旅能绽放出更多文化之花!
免责声明:文章案例过程,图片都来自于网络,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果涉及案件版权或者人物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文本不存在捏造事实。
来源:日照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