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爆红后,她洗完澡从23楼一跃而下,究竟为何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6 12:55 2

摘要:一曲《说唱脸谱》直接让谢津跃升成为“一线歌手”,还被冠上“未来天后”之称。

文:墨影云光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一曲《说唱脸谱》直接让谢津跃升成为“一线歌手”,还被冠上“未来天后”之称。

正值事业巅峰期的她,本能继续大放异彩,可她却选择结束生命。

在洗完澡后她直接从23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28岁的生命。

年仅28岁的她,当时究竟遭遇了什么?

1999年2月14日,在天津一栋高层住宅的23层窗边,28岁的谢津用最决绝的方式,与这个世界告别。

那天,她洗完澡之后,就翻越了窗台,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临终前,她喊了一声“妈妈”,成了她留给这个世界最后的声音。

谢津去世的时候,还那么年轻,而且已经有了自己的代表作,《说唱脸谱》。

歌曲传唱度高,甚至在当时还与那英等人齐名,功名利禄可以说样样都有,为何会突然就想不开呢?

答案,或许要从谢津的成长轨迹中寻找。

她出生在天津一个普通家庭,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自小却有着很高的音乐天赋。

细腻的嗓音让母亲第一时间发现了女儿身上的闪光点,于是她成了谢津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严格的老师。

从四岁起,别的小朋友在户外玩游戏,她的生活被钢琴、声乐等各种艺术培训填满,每天的训练时间被精确到分钟。

但好在15岁那年,谢津在天津市歌唱比赛中一鸣惊人,斩获比赛亚军。

这次获奖,让她的才华被专业人士发现,很快就有唱片公司向她抛出橄榄枝,顺利签约后,谢津正式成为职业歌手。

1987年,她发行了首张个人专辑《摇荡的歌》,专辑一经推出便反响热烈,让她在乐坛初步积累了人气。

真正让谢津“一战成名”,是1990年北京亚运会。

那一年,18岁的她受邀演唱亚运会宣传曲《亚运之光》。

凭借这首歌,谢津的名字家喻户晓,不仅收获了海量歌迷,更与当时已经声名鹊起的那英、毛阿敏等歌手齐名,成为华语乐坛炙手可热的新星。

站在亚运会的舞台上,听着台下雷鸣般的掌声,谢津或许也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

而她事业的真正巅峰,出现在1993年。

这一年,谢津在春晚上推出了代表作《说唱脸谱》,这首歌将京剧元素与流行音乐巧妙融合,旋律极具节奏感。

独特的风格让歌曲一经推出就火遍全国,无论是街头巷尾的音像店,还是电视电台的点播榜单,都能听到这首歌。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这段朗朗上口的歌词,几乎每个人都能唱上几句。

《说唱脸谱》不仅成为谢津音乐生涯的巅峰之作,更成了华语乐坛的早期经典,直到多年后,仍被无数人翻唱。

她走到哪里都能收获满满的关注,所到之处皆是鲜花与赞誉,看似正朝着所有人期待的“天后”之路稳步前行。

然而,伴随着知名度一同增长的,还有母亲愈发强烈的控制欲。

她的人生长期处在母亲极强的控制欲之下,小的时候是学音乐,母亲年轻时也曾有过唱歌的梦想,只是未能实现。

当发现谢津拥有得天独厚的音乐天赋后,她便将自己未竟的梦想全部寄托在了女儿身上。

那时,母亲为了让谢津在音乐道路上快速成长,对她的训练严苛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每天天不亮,谢津就要起床开始练习,出现一点小错就非打即骂。

除了练习,她几乎没有自己的私人时间,没有其它的课外活动。

如今,谢津凭借春晚一炮而红,母亲的控制欲更是达到了顶峰。

从谢津的工作安排到日常生活,母亲几乎事无巨细都要插手。

谢津想和朋友出去吃顿饭,都得先和母亲报备,经过同意才能去。

或许在母亲看来,女儿的成功是自己多年严苛培养的成果,如今女儿名气越大,越需要在自己的“掌控”下走得更稳、更远。

长期处于这样高压、无自由的环境中,任谁的心理状态都会出现问题吧。

而当谢津心理出现问题之后,得到的却从来不是理解与安慰,而是母亲的指责与更高的期望。

真正将谢津推向事业深渊的,是1994年的一场意外。

当时,谢津受邀在南京一所高校举办演唱会,这是她爆红后重要的线下演出之一。

可现场音响设备却突然出现故障,伴奏变得断断续续。

原本热情高涨的观众瞬间陷入混乱,台下的欢呼声变成了不满的议论声,对于一直被母亲要求“必须完美”、自己也早已习惯用“完美”要求自己的谢津来说,这场演出的失误无疑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演出结束后,情绪失控的谢津在后台与一位工作人员发生了口角,抬手打了对方一巴掌。

谢津怎么也没想到,这个冲动之下的举动,会成为压垮她事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不知道的是,那位被打的工作人员,背景还挺大。

事情发生后,“谢津耍大牌”的新闻标题铺天盖地,公司更是雪藏了谢津。

她正在筹备的专辑被叫停,商业演出全部搁置。

从万众瞩目的新星,到无人问津的“问题艺人”,谢津的事业在短短几天内骤然跌入谷底。

事业的崩塌,让谢津本就脆弱的心理状态雪上加霜,而家人的不理解与不支持,更是将她推向了绝望的边缘。

面对女儿的困境,母亲没有反思自己的控制与高压教育,反而不断抱怨谢津“不懂事”。

谢津甚至出现了自残行为,还把窗户都给弄开了,可即便如此,家人依然没有真正重视她的症状,只是把她屋子里的窗户给用铁丝绑住。

此后的几年,成了谢津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

她失去了热爱的歌唱事业,失去了自由,也失去了家人的理解与支持,每天都活在压抑、绝望与自我怀疑中。

最终,她选择了放弃。

1999年2月14日,在天津家中23层的高楼里,谢津一跃而下。

28岁的生命,就此定格。

来源:千年历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