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冷战初期以来,格陵兰岛上的预警雷达一直是保卫北美免受洲际弹道导弹核攻击的关键。但批评人士警告称,这些雷达本身很容易受到高超音速导弹的攻击。格陵兰岛的美国基地既无法探测到这些导弹,也无法将其击落。
自冷战初期以来,格陵兰岛上的预警雷达一直是保卫北美免受洲际弹道导弹核攻击的关键。但批评人士警告称,这些雷达本身很容易受到高超音速导弹的攻击。格陵兰岛的美国基地既无法探测到这些导弹,也无法将其击落。
阿拉斯加大学北极安全与复原力中心主任特洛伊·布法德向《防务新闻》表示:“美国目前在格陵兰岛没有常设的综合防空反导射击部队。”布法德说:“高超音速巡航导弹的新型未来威胁改变了一切,因为现有的防御系统无法防御它们。”
在最近发表于《小型战争杂志》的一篇文章中,布法德及其合著者主张为格陵兰岛建立全面的防空反导系统,特别是皮图费克太空基地及其导弹和太空防御传感器。虽然皮图费克基地由空军安全部队中队守卫,但这些部队更侧重于地面防御,以抵御突击队或恐怖分子的袭击,而不是阻止5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飞行。
作者提倡“采用适应北极作战的短程和中程系统的分层防空”,这将成为北美北极地区分布式防御系统的一部分。作者建议,该系统可能包括爱国者导弹发射装置、国家先进地对空导弹系统(NASAMS)以及短程防空系统(SHORAD)。
文章称,这将需要多种传感器:弹道导弹雷达、用于低空威胁的防空雷达以及机载预警机或超视距雷达。文章指出:“未来陆军拥有的系统,例如分层激光防御(LLD)系统,也可以作为战略防御系统的战术解决方案。”
与北极作业一样,问题在于如何在气温可能降至近零下100华氏度(约零下37摄氏度)的环境下完成这一任务。文章指出,冰雪、温度等因素会严重影响雷达性能和视觉传感器。自适应光学和偏振雷达等技术或许能够减轻部分影响。然而,文章指出,“在这一领域取得成功需要专业的北极战术作战能力和熟练程度”。
自1960年第一套弹道导弹预警系统(BMEWS)雷达投入使用以来,格陵兰岛一直是美国预警的前沿阵地。这些传感器如今被称为升级版预警雷达系统,隶属于第12太空预警中队,负责扫描天空中的导弹以及追踪太空中的物体。
保卫格陵兰岛的政治挑战可能与地形和气候条件一样严峻。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大陆岛屿,虽然从地理上来说属于北美洲,但它是丹麦的自治领土,这使得格陵兰岛既是美国的问题,也是欧洲/北约的问题。特朗普政府已表示有意购买格陵兰岛,但这个想法既没有引起格陵兰人的兴致,也没有引起丹麦人的关注。
直到最近,美国国防部才将格陵兰岛划归美国欧洲司令部管辖。但今年6月,美国北方司令部接管了格陵兰岛的管辖权,这再次表明该岛被视为美国国土防御的一部分。
五角大楼目前的“统一指挥计划”将北美北极地区划归美国北方司令部,将欧洲北极地区划归美国欧洲司令部。《小型战争杂志》的文章指出,保卫格陵兰岛需要多个作战司令部之间的密切合作。
作者提议:“[北美防空司令部]和[美国北方司令部]可能将立即应对空中威胁作为国土防御的一部分,[美国欧洲司令部]可以将格陵兰岛纳入北约的区域防御计划,[美国战略司令部]可以确保战略资产的防御,支持整体威慑和导弹防御架构。”
文章认为,格陵兰岛的防御也应该符合北约的综合防空和导弹防御计划。文章称:“多指挥监督确保保卫格陵兰岛导弹防御中心不是一项孤立的努力,而是与美国国土防御和盟国集体防御相协调的全面北极战役计划的一部分。”文章指出,保卫格陵兰岛不仅需要资源,还需要耐心和奉献精神。
作者总结道:“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必要的准备和熟练程度的有效方法是将资源、注意力和规划重新集中到北极,并将其作为一种预先考虑,而不是像冷战结束以来那样事后才考虑。”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世新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