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一家公司的CEO站在发布会上,指责竞争对手”毫无技术,只会把屏幕弄得花里胡哨”时,台下的记者们还在记笔记。等他转身发布自家新车,满车塞进45个摄像头、每个座位配独立显示器、连卡拉OK系统都不落下,预售三周零订单的成绩单,直接把这场闹剧送上了热搜。
有些话,说出口的瞬间就注定要被打脸。
当一家公司的CEO站在发布会上,指责竞争对手”毫无技术,只会把屏幕弄得花里胡哨”时,台下的记者们还在记笔记。等他转身发布自家新车,满车塞进45个摄像头、每个座位配独立显示器、连卡拉OK系统都不落下,预售三周零订单的成绩单,直接把这场闹剧送上了热搜。
这款车叫AFEELA 1,索尼本田跨界造车的第一枪。售价65.89万起步,顶配直奔80万。这个价格区间,你能买到特斯拉Model S Plaid,能拿下保时捷Taycan,甚至能考虑蔚来ET7的高配版本。
问题来了:一个靠PlayStation和随身听起家的消费电子巨头,凭什么在2025年的电车战场上叫板中国玩家?
01 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
索尼社长川西泉在CES展上的发言,堪称年度最佳反向营销案例。
“中国电动车毫无技术可言,只会排列组合图标“,这句话刚落地,AFEELA 1的产品手册就被扒了个底朝天。48英寸一体长联屏用的是京东方面板,电控系统采购自德国大陆集团,连引以为傲的传感器阵列里,激光雷达供应商都有中国企业的影子。
更讽刺的是车内配置:方向盘中央嵌着PS5同款触控板,后排乘客能用专属屏幕玩游戏、唱卡拉OK,音响系统标配索尼自家的360临场音效。这套”沉浸式座舱”的配置清单,比被嘲讽的中国电车还要激进。
有日本网友直接开喷:”社长该去眼科检查下视力了,还是说索尼的屏幕不算屏幕?“
反观那些被批评”只会堆屏幕”的中国车企,比亚迪今年量产的二代刀片电池体积利用率突破72%,华为ADS 3.0智驾系统实测接管次数比丰田雷克萨斯少八成,宁德时代的凝聚态电池已经进入量产倒计时。技术代差早不是靠嘴说就能抹平的。
02 65万买什么?一场昂贵的赌局
翻开AFEELA 1的参数表,会发现一个尴尬的事实:关键性能数据语焉不详。
续航里程?未公布具体CLTC工况数据。充电速度?只说”支持快充”。电池寿命?”采用行业领先方案”。这些回避核心指标的话术,让人想起某些PPT造车企业的惯用伎俩。
拿同价位的蔚来ET7对比:150kWh固态电池包NEDC续航超1000公里,蔚来换电体系3分钟完成补能,全域900V高压架构充电5分钟增加255公里续航。小鹏P7i的NGP智能导航辅助,能在高速公路实现变道超车、自动进出匝道,这些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用户体验。
AFEELA 1的卖点,始终围绕着”移动娱乐空间“打转。问题是,花65万买车是为了开车,还是为了在车里打游戏唱K? 当比亚迪仰望U8能原地掉头、涉水1米不熄火,当小米SU7用21.59万的价格跑出2.78秒百公里加速,索尼还在纠结怎么把PlayStation手柄塞进方向盘。
03 日本车企的集体焦虑
这场闹剧背后,是整个日系车企的战略溃败。
2010年前后,丰田、本田押注氢燃料电池路线,坚信”电动车只是过渡方案”。十五年过去,丰田Mirai全球累计销量不到2万台,还不及蔚来单月交付量。三菱重工去年氢能项目裁员30%,本田在北美关停两座燃油车工厂。
反观中国市场,2024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45%,全球每卖出3辆电车就有1辆中国制造。比亚迪年销量超300万辆,超过特斯拉成为全球新能源销冠。日系车在华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25%暴跌到去年的4.8%,连本土市场都守不住,电动化渗透率不到5%。
当广汽传祺能把车卖到丰田老家,吉利收购三菱泰国工厂改产电车,当比亚迪在日本街头开起专卖店,这些曾经不可想象的画面,如今成了日常新闻。输掉的不仅是市场份额,更是整���一代技术迭代的时间窗口。
索尼社长的那番言论,与其说是技术自信,不如说是最后的嘴硬。就像诺基亚CEO当年嘲笑iPhone”一摔就碎”,柯达坚称”胶片永不过时”,历史总是重复上演同样的剧本。
AFEELA 1的预售遇冷,已经给出了最诚实的答案。消费者用钱包投票的逻辑很简单:真正的技术,不是靠45个摄像头堆出来的参数表,而是充一次电能跑多远、智驾系统能少接管几次、电池质保敢不敢承诺终身。
当小米SU7车主在社区晒出单次续航1200公里的实测数据,当理想MEGA用5C快充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那些被嘲笑”花里胡哨”的中国电车,早已把科技变成了每个普通人都能享受的平权工具。
65万能买什么?能买一台蔚来ET7加一套换电权益,能买两台小米SU7 Max,甚至能买三台比亚迪汉EV。或者,你也可以选择AFEELA 1,为一场昂贵的情怀买单。
市场终究是靠产品说话的战场,不是靠嘴炮打赢的发布会。当索尼还在纠结屏幕尺寸的时候,中国车企已经在固态电池、800V高压平台、城市NOA智驾上完成了代际跨越。这场技术长跑,从来不会因为谁嗓门大就改写终点线。
来源:城市逍遥的漫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