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冠沦为鸡肋,中国足球何时跳出“自嗨”怪圈?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25 04:57 1

摘要:31688人把虹口挤得满满当当,申花2比0把首尔按在地上摩擦,同一天海港被町田5脚射正就丢2球、蓉城被柔佛9外援遛得只有1脚射正、国安补时第5分钟被大埔灌进第3球,四队同一天交出两张笑脸两张哭脸,把“亚冠”两个字撕成两半:一半写“赚钱”,一半写“露馅”。

31688人把虹口挤得满满当当,申花2比0把首尔按在地上摩擦,同一天海港被町田5脚射正就丢2球、蓉城被柔佛9外援遛得只有1脚射正、国安补时第5分钟被大埔灌进第3球,四队同一天交出两张笑脸两张哭脸,把“亚冠”两个字撕成两半:一半写“赚钱”,一半写“露馅”。

申花能赢,靠的不是魔法,是门将薛庆浩7次扑救把首尔射正全部没收,前场没浪射,后场没送礼,一条线绷得紧,观众自然愿意买票。

31688张票根说明白:球迷不是不看亚冠,是看不得自家球门被当射击靶。

虹口这次爆满是给认真防守的人发工资,不是给散步的人送温暖。

海港输得干脆,町田5次射正换2球,25%扑救成功率把陈威钉在最低分,球迷看得直挠头。

教练轮换5人,杨世元替补上场传球跌到68%,比联赛掉20个点,中场失控,后防就裸奔。

轮换不是原罪,乱换才是。

亚冠小组赛没有弱旅,把联赛替补直接搬上来,等于把考试当练习册,分数出来才知道谁没写作业。

蓉城更惨,柔佛首发9个外援,巴西贝格松一个人进俩,蓉城全场1脚射正,数据写明了“打不过”。

中超“6555”外援政策下,海港只报4个,柔佛报满8个,人家一条中轴线全外援,我们一条国产后卫线全华班,身价差放在那里,比分不会说谎。

政策想省钱,赛场就帮你花钱——丢球比引援贵得多。

国安3比3被大埔压哨逼平,5场亚冠二级丢9球,平均一场送1.8,防线像纸糊。

补时第5分钟还在漏人,说明体能掉光、注意力掉线,训练里没跑够的米,比赛里用丢球补回来。

球迷骂后卫,其实后腰没屏障,中卫被拉到脸对脸,谁上都慌。

伤病名单跟着轮换一起放大。

蓉城唐淼拉伤休三周,球队只能把中甲租出去的小将王峤叫回来救场,说明边路根本没备份。

亚冠赛程密,国内联赛也密,一套主力打天下,肌肉一紧就断档,板凳浅得像碟子,摔一个就听响。

足协打算明年把外援注册上限放到7个,薪水帽却不动,意思是“你可以多请人,但别想多花钱”。

俱乐部算盘一拨,质优价廉的外援全世界都在抢,亚外后腰身价早被日本沙特炒上去,中超预算能抢过谁?

最后可能还是租个“老熟人”凑数,数字上7个,战力上4个,政策白忙活。

更大的算盘在赛制。

2026-2027赛季中超准备跨年,8月开踢次年5月收工,说是要对齐亚冠,减少国家队抽调冲突。

日本J联赛已经宣布全面跨年,人家青训、转播、赞助商合同一条线全改完,我们还在等批复。

跨年不是改日历,是改合同:球场租金、冬训基地、转播分段、赞助周期全得重签,只要有一个环节卡壳,球员就得在零下的北方打季后赛,观众裹着棉被看球,收视率自然跳水。

青训账面上看着热闹,申花梯队给国青输5人,海港3人,蓉城国安各1人,可U20亚洲杯10月就打预选赛,目标只是“小组出线”。

日本同年龄段球员在J联赛踢上主力的已经两位数,我们还在算“贡献人数”。

没有三级青训补偿金,俱乐部自己花1000万练出的小孩,被别队零转会费摘走,谁还愿意深耕?

2027年前要搭好补偿制度,晚一年就少一批孩子。

三步走写得明明白白:短期少轮换,补定位球;中期夏窗找便宜亚外;长期完成赛制并给钱护苗。

听起来像急救包,实际每一刀都砍在钱上。

少轮换意味着主力更累,工资奖金得加码;亚外后腰身价100万欧元起步,便宜不到哪去;青训补偿金得让俱乐部先掏出真金白银,再慢慢等回报。

账算不过来,计划就停在PPT。

球迷看得最透:申花赢球那天,31688人齐声喊“防守漂亮”;海港输球后,社交页面刷屏“又要重建”。

喊声背后一句话——赢球靠认真,输球怪糊弄。

糊弄久了,亚冠就真成鸡肋,啃一口没肉,扔掉又舍不得。

同一天两张笑脸两张哭脸把问题摊在桌面:想赚钱得先投钱,想露脸得先练脸,政策给的是窗口,俱乐部得自己爬过去。

跨年赛制、外援名额、补偿金,条条都是牵一发动全身,只要一步慢,步步慢,最后差距写在比分牌,擦不掉。

虹口那一晚的掌声还在耳边,别的队已经用丢球把警钟敲得震天响。

中国足球想跳出“自嗨”怪圈,先得回答:下一次31688人还会为谁鼓掌?

如果答案只是“申花”,那亚冠就真的只剩鸡肋味了。

来源:易生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