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百解罗盘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6 08:48 1

摘要:大清乾隆年间,清风镇南街有户钱姓人家,那可是镇上人尽皆知的“规矩户”。咋个规矩法?啥事都怕!老话都说“人穷志不短”,可这钱家偏不信邪,硬是怕了整整四代,更稀奇的是,那是一代更比一代迷信!钱家的老祖宗,名叫钱一畏。这名字起得半点不冤枉。每日里他都要翻着黄历过日子

大清乾隆年间,清风镇南街有户钱姓人家,那可是镇上人尽皆知的“规矩户”。咋个规矩法?啥事都怕!老话都说“人穷志不短”,可这钱家偏不信邪,硬是怕了整整四代,更稀奇的是,那是一代更比一代迷信!
钱家的老祖宗,名叫钱一畏。这名字起得半点不冤枉。每日里他都要翻着黄历过日子,黄历上说“不宜动土”,他家墙角塌了块泥,他宁可让老鼠从那打洞,也不敢去补一补。有一年开春,邻里都忙着下种,他瞅着黄历上写着“诸事不宜”,硬是愣了三天,眼睁睁看着最好的播种时机溜走。他媳妇急得直跳脚:“当家的!再不种,今年就得喝西北风了!”钱一畏把黄历往怀里一揣,哆哆嗦嗦地说:“急啥…黄历说了,今天动土,必遭天谴…咱宁可饿着,也不能破了规矩…”

钱一畏的儿子,叫钱二忌。这“二忌”可真是青出于蓝,把他爹那套怕鬼怕神的本事发扬光大了。他家后院有片荒地,土质肥沃得能攥出油。可他听信了村里一个算命瞎子的话,说那地底下埋着“太岁”,动一动就会家破人亡。于是,那片地荒了十几年,长满了比人还高的野草。他媳妇劝他:“孩子他爹,咱把那地开了,多种点粮食,也能给娃添件新衣裳啊!”钱二忌一摆手,脸都白了:“动不得!那是太岁爷的脑门!谁动谁倒霉!咱就守着这几分薄田,饿不死就行!”

钱二忌的儿子,叫钱三避。这位爷,算是把避祸趋吉的学问修炼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有一年,有个南方的茶商来镇上收茶,出价比平时高三成。家家户户都把新茶拿出来卖,唯独钱三避,因为那茶商姓“吴”,谐音“无”,他觉得不吉利。他媳妇把新炒的茶叶捧到他面前:“当家的,这价钱多好,卖了能给咱爹买副好药材了!”钱三避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跟姓吴的做生意,就是把福气往外推!这茶,咱自己喝,也不卖给他!”结果,那批茶是当年价格最高的一批,钱家错失了唯一一次发家致富的机会。

到了第四代,钱四怕呱呱坠地。这孩子,从小看着太爷爷、爷爷、爹爹那副谨小慎微的模样,耳濡目染。每日里最大的营生,就是研究各种禁忌和口彩,脑子里尽想着如何避开所有“不吉利”的东西。他常望着自家那漏雨的屋顶发呆,心里念叨:“要是啥事都不做,就能住上大瓦房,那该多美啊!”
这年秋天,清风镇来了个走江湖的术士。钱四怕本来在门口晒太阳,忽然被术士摊位上一个亮闪闪的东西吸引。但见那术士手持一个罗盘,盘面上刻满了看不懂的符文。钱四怕慢腾腾地挪过去,眼睛在罗盘上扫来扫去,最后落在术士脸上,带着期盼问:“大师,你这…有没有那种…能算尽吉凶,避开所有灾祸的宝贝?”

术士瞅着他那畏畏缩缩的样子,眼珠一转,故作神秘地从布包里掏出一个乌木罗盘。这罗盘指针颤颤巍巍,盘面还裂了道缝。术士在钱四怕眼前晃了晃罗盘,压低声音说:“小兄弟,算你问着了!这可是祖传的‘百解罗盘’!别看它旧,灵验得很!你只要跟着它的指针走,保你一生平安,万事大吉!”
钱四怕一听,两眼放光,忙问:“真…真的?多少钱?”术士伸出三根手指头:“三十两银子,少一个子儿不卖!”钱四怕咬咬牙,跑回家把娘亲唯一的首饰——一支银簪子偷出来当了,凑足银子,宝贝似的把罗盘抱回家。

一进他那四面漏风的破屋子,钱四怕迫不及待地把罗盘供在摇摇晃晃的桌子上。他整衣肃容,对着罗盘连磕三个响头,口中念念有词:“罗盘啊罗盘,求求你给俺指条发财的阳关道吧!”说完,瞪大眼睛盯着指针。指针晃了半天,颤巍巍地指向了后院的方向。钱四怕心里一惊,后院?那不是埋着“太岁”的荒地吗?他不敢动,又拜了三拜,指针还是稳稳地指向那里。
“难道…太岁爷要走了?那块地能种了?”钱四怕心里犯嘀咕。他壮着胆子,拿着锄头来到后院,对着那片荒地比划了半天,就是不敢下手。

正当他犹豫不决时,隔壁的赵大胆扛着锄头从田里回来。赵大胆是镇上出了名的“不信邪”,靠着开荒种地,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他看着钱四怕对着荒地发呆,哈哈大笑:“四怕,你这是跟草拜把子呢?”
钱四怕把“百解罗盘”的事一说。赵大胆听完,笑得更厉害了,他一拍大腿:“什么太岁!那是我爷爷当年为了吓唬人,别让人抢这块好地,从河里捡来一块怪石头埋下去的!我爹懒得种,就让它荒着。你啊,被一个石头骗了十几年!”
这番话像一道惊雷,劈开了钱四怕混沌的脑子。他想起爷爷钱二忌临终前还念叨着“太岁动不得”,再看看赵大胆那结实的身板和红光满面的脸,终于明白了。

这一夜,钱四怕破天荒地没看黄历。天刚蒙蒙亮,他就一骨碌从破炕上爬了起来!这个动作,在钱家四代人的历史上,堪称开天辟地!他扛起锄头,头也不回地朝后院那片荒地走去。
开头几天,简直要了钱四怕半条命。从来没干过重活的他,挖一锄头就得喘半天,腰酸背痛得像要断了。有几次他真想扔了锄头跑回家,可一想起赵大胆的话,再看看手里那指向荒地的罗盘,他就咬着牙继续干。

这天,他正挥汗如雨地刨着地,忽然锄头“铛”的一声,像是碰到了什么硬物。他扒开泥土,竟挖出一个生了锈的铁盒子!打开一看,里面整整齐齐放着几块碎银子和一张地契,上面赫然写着钱一畏的名字!原来这是他太爷爷当年攒下的家底,本想用来翻修房子,后来一怕“不宜动土”,就给埋下忘了。
钱四怕捧着这意外之财,非但没有欣喜若狂,反而陷入了沉思。他终于明白了:祖宗不是没有留下希望,而是留下了需要勇气才能开启的希望!若是从前,他定会拿着银子去找算命先生问吉凶,可现在,他第一个念头竟是该买些上好的种子。
他用这些银子置办了农具和种子,又请赵大胆帮忙,把那片荒地彻底开垦出来。渐渐地,荒地变成了良田,绿油油的庄稼长势喜人。

钱四怕的转变,在钱家掀起了惊涛骇浪。他爹钱三避起初还笑话儿子:“瞎折腾啥?那地不吉利,种了也白种!”可见儿子把地里的粮食收回家,粮仓堆得满满的,也不由得心动了。他爷爷钱二忌看着孙子送来的白面馒头,再想想自己那片荒了十几年的地,老脸臊得通红。就连那老得快糊涂的太爷爷钱一畏,听说重孙子真的把“太岁”地给种了,浑浊的老眼里也闪出了光。
更让人称奇的是,钱四怕在深耕时,发现那块地的土质特别适合种一种叫“清风草”的药材,卖价比粮食高好几倍。钱家的药田,就这么在汗水中开辟了出来。

现在的钱四怕,早非昔日的吴下阿蒙。虽然镇上老人还习惯叫他“四怕”,但那语气里满是赞许和佩服。他娶了赵大胆的闺女,生了个大胖小子。给孩子办满月酒时,钱家四代同堂,热闹非凡。
酒过三巡,钱四怕取出那个裂了缝的罗盘,郑重地供在堂屋正中。他对着满堂宾客,感慨万千:“诸位乡邻,这盘虽是个骗人的玩意,却点醒了俺这个糊涂了二十多年的胆小鬼!它让俺明白,这世上真正的‘百解罗盘’,就是咱这双敢于实干的手啊!”

从此,清风镇流传起一首新民谣:“钱家四代怕,一朝把土刨。莫信百解盘,双手是法宝。”
而那片曾经埋着“太岁”的荒地,再也不是野草丛生的凶地。每到夏日,那里药香四溢,绿意盎然。钱四怕常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用汗水浇灌出的希望,对抱在怀里的儿子说:“记住喽,好日子不是算出来的、避出来的,是实打实干出来的!咱钱家的怕筋,到你们这代,算是彻底拔干净啦!”

来源:一纸愁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