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小麦收28万却被冻结!母子抱头痛哭:血汗钱却变成“赃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26 07:24 1

摘要:河南新乡一对母子,常年在当地收粮卖粮,靠的就是“实在”二字——收粮不压价,卖粮不掺假,今年好不容易盼着102吨小麦能卖个好价钱,换回来的却是卖粮钱“涉及涉诈资金”。银行卡被贵州警方冻结。

河南新乡一对母子,常年在当地收粮卖粮,靠的就是“实在”二字——收粮不压价,卖粮不掺假,今年好不容易盼着102吨小麦能卖个好价钱,换回来的却是卖粮钱“涉及涉诈资金”。银行卡被贵州警方冻结。

这事得从几天前说起,母子俩在网上联系到一个外地粮商,对方开的收粮价很合理,而且说话特别爽快:不用反复砍价,验粮、过磅、打款全程利索。他们全程盯着装车,直到三辆货车拉货离开才松了口气。下午收到到账短信时,这位母亲还盘算着用这笔钱还农资贷款、准备春耕,谁料傍晚就传来账户冻结的消息。

直到这时他们才后知后觉:买家开着陌生牌照货车,交易节奏快得反常,这些本该警惕的细节,全被“钱到账”的喜悦盖住了。原来,所谓的“粮商”是洗钱团伙的人,他们专挑粮食这种“量大、监管松”的大宗商品下手,用涉诈资金付货款,转手把粮食卖掉就能洗白赃款,而老实的农户成了不知情的“工具人”。

然而,这并非个例。山东阳谷的粮商、河南濮阳卖白糖的胡女士,都曾栽进同款陷阱——骗子算准了农户“认现钱、少防备”的特点,把无辜的人推到风口浪尖。对母子俩来说,这28万不是数字,是春播的种子钱、老人的医药费、孩子的学费,是全家的活命钱。

好在贵州警方已锁定上游诈骗团伙,律师也给出了建议:赶紧整理过磅单、聊天记录、村委会证明,提交给办案机关就能申请解冻。

102吨小麦是弯腰弓背种出来的,28万是实打实的血汗钱。希望早日能让执法人员把骗子揪出来,也让农户的辛苦钱能早点揣进兜里。

来源:百岁老人养成计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