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条 目的与宗旨为提升公司整体战略聚焦能力、增强团队协同与员工自驱力,并确保公司、部门及个人目标的一致性与透明度,特引入并实施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管理体系。本细则旨在规范OKR的制定、对齐、追踪、评估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与宗旨
为提升公司整体战略聚焦能力、增强团队协同与员工自驱力,并确保公司、部门及个人目标的一致性与透明度,特引入并实施OKR(Objectives and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管理体系。本细则旨在规范OKR的制定、对齐、追踪、评估与复盘的全流程,确保其有效落地,成为推动公司持续增长的核心管理工具。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公司所有部门及全体员工。OKR的实施贯穿公司、业务单元、部门及个人等多个层级。
第三条 核心定义
Objective(目标,O):指在特定周期内期望达成的、有挑战性的、方向性的、鼓舞人心的定性目标。它回答的是“我们想做什么?”的问题。Key Results(关键成果,KR):指用于衡量目标达成情况的、可量化的、具有挑战性的关键成果指标。它回答的是“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做到了?”的问题。KR是达成O的路径和衡量标准。信心指数:在设定OKR时,执行者对达成KR的初始信心程度评估,通常以百分比或等级(如1-10分)表示,用于区分承诺型与挑战型OKR。第四条 管理原则
公开透明原则:所有OKR(除涉及高度敏感信息外)应在公司内部公开,促进跨部门理解和协作。对齐聚焦原则:下级OKR必须与上级OKR对齐,确保所有力量集中于公司最重要的战略议题。挑战性原则:OKR不应仅是日常工作清单,应设定具有野心的目标,鼓励突破创新。完成度70%-80%通常被视为优秀。追踪调整原则:OKR是动态的管理工具,需通过定期会议进行追踪,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调整。结果与考核分离原则:OKR的完成情况不作为员工绩效考核的直接、唯一依据,旨在解除员工对设定高挑战目标的顾虑,鼓励“跳一跳”的精神。第二章 OKR的制定与对齐
第五条 周期设定
公司实行季度OKR周期,辅以年度OKR用于明确长期战略方向。
第六条 制定流程与要求
目标(O)的设定:数量:每个层级(公司/部门/个人)的O数量建议为2-4个。要求:聚焦核心、表述清晰、有激励性、可控可影响。关键成果(KR)的设定:数量:每个O对应的KR数量建议为2-4个。要求:必须是可量化的、有挑战性的、具体且有时限的。遵循SMART原则。应明确责任人。类型:可分为里程碑型(完成XX功能上线)、数值型(将用户留存率提升至X%)、基线型(建立XX流程并完成初步测试)等。对齐会议:制定过程中,必须通过会议形式进行上下级、跨部门的OKR对齐,确保理解一致、支撑有力,避免重复劳动或方向偏离。信心指数标注:在OKR制定时,责任人需标注每个KR的初始信心指数(通常建议在5/10或50%左右,以体现挑战性)。第七条 审批与发布
各级OKR需经直接上级审批,确保质量与对齐度。审批通过后,责任人需将OKR录入公司指定的协同办公平台或OKR管理工具,并向相关团队成员公开。
第三章 OKR的过程追踪与执行
第八条 周期追踪机制
周报/日志:鼓励员工在周报或工作日志中简要汇报OKR进展、遇到的障碍及下一步计划。月度审视会:每月中下旬,以部门或项目组为单位召开OKR月度审视会,时长建议1小时以内。内容:快速回顾OKR进度,检查信心指数变化,讨论关键障碍,协调资源。输出:更新OKR进度状态,明确后续行动项。第九条 进度更新
责任人至少每月在OKR管理工具中更新一次KR的当前进度数据和信心指数。进度描述应客观、数据化。
第十条 调整机制
OKR一经制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但如遇重大战略转向或不可抗力,可申请调整。调整需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
第四章 OKR的评估、复盘与应用
第十一条 季度评估
季度最后一周,进行OKR季度评估。
第十二条 季度复盘会
季度评估后,各部门必须召开OKR复盘会,邀请关联部门参与。会议议程包括:
第十三条 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重申“结果与考核分离”原则。OKR评估结果主要用于:
在年度绩效评估中,OKR完成情况可作为评估“工作业绩”的输入之一,但需结合其挑战性、在过程中的贡献、行为表现及对团队目标的支撑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第五章 职责与分工
第十四条 管理层
负责制定和传达公司级战略与OKR。倡导OKR文化,以身作则。审批下属部门的OKR。第十五条 人力资源部/战略管理部
作为OKR体系的推行与维护主体,负责培训、宣导。提供OKR管理工具的支持与维护。监督OKR流程的执行,收集反馈,持续优化本细则。第十六条 各部门负责人
负责将公司OKR分解为本部门OKR,并确保与团队和个人OKR对齐。组织部门内的OKR追踪与复盘会议。辅导员工制定和调整OKR。第十七条 全体员工
积极参与OKR制定、对齐与复盘。对自己的OKR负责,主动推进并定期更新进度。保持开放心态,寻求和提供反馈。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 解释权
本实施细则由公司人力资源部与战略管理部共同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生效与修订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试行,试行期三个月。根据试行反馈,将进行必要修订。后续修订需经管理层审批后发布。
来源:红颜~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