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航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主题航班首飞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6 04:14 1

摘要:从那一刻起,旅客们就知道这不是一次平常的航班。整架飞机被称作“联合梦想号”,机身和机舱上都能看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图案,座位上、行李架、天花板处贴着小标识,娱乐系统不停循环播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致辞和纪念短片。乘务员不仅在做安全演示,还在给大家讲联合国

10月24日那天,MF8107从福州起飞的时候,机舱里像办了个小型的生日会:乘务员带着乘客一起挥舞联合国小旗,大声喊出“祝联合国80岁生日快乐!”。

从那一刻起,旅客们就知道这不是一次平常的航班。整架飞机被称作“联合梦想号”,机身和机舱上都能看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图案,座位上、行李架、天花板处贴着小标识,娱乐系统不停循环播放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致辞和纪念短片。乘务员不仅在做安全演示,还在给大家讲联合国的来龙去脉,介绍这80年来在维护和平、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主要成果。讲完还有互动答题,答对有礼物,最后合影、挥旗、喊口号,气氛被推到顶点。整套流程既有仪式感,也很有目的性,像是把“公共议题”搬进了日常的飞行体验里。

要理解这趟飞行为什么会这样布置,得把时间往前拉。厦航和联合国的合作不是临时起意。早在2017年,厦航就在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开始有动作;2019年把合作延伸到2030年的目标框架里。到了2022年,厦航成为唯一受邀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的中国航空公司,还参与启动了“缓解海洋塑料污染、助力低碳经济转型”的GDI for SDG试点,把企业的环保举措和国际项目挂在了一起。赵东,作为董事长,多次出现在联合国的相关场合,分享他们在绿色能源、数字化减碳等方面的做法;从2023年到2025年,他在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理事会里,算是唯一的中国代表,这些公开发声让厦航的形象不再只是家航空公司,而是在国际场合里愿意“出钱出力”的民营企业代表。

机舱里的具体安排也不是随便搞的。那架“联合梦想号”据说是全球唯一官方确认的联合国SDG涂装飞机,视觉冲击力强。乘务员经过专门培训,不只是学会流程化的讲稿,还要把联合国的历史事实和厦航的具体实践讲清楚。互动题目不难,多数人愿意参与;年轻人答题积极,爱拍照发圈;年纪大的乘客喜欢拿着小旗合影留念。有人下机后还特意问起怎么加入“绿色账户”,说明这种体验会带来后续的影响,不只是当场热闹一番。

对外,厦航也把这件事做成了线上线下的联动。10月24日当天,和联合国一起在微博发起话题,鼓励网友参与庆祝。公司通讯员和媒体把航班和他们过去几年的项目串联起来报道,扩大了效果。其实这些动作并非单纯的庆祝——背后既有品牌经营的考虑,也有把绿色实践系统化的需求。外人看,动机可以多面并存:借联合国的舞台提高国际能见度;通过国际合作获取项目资源和认可;顺应减碳和环保成为政策与市场趋势的现实需要。不管怎么说,从早期试水到加入全球契约、参与国际项目,厦航的路线是逐步铺开的。

平时,厦航在民用层面的绿色尝试也不少。比如他们推的“轻装出行”倡议,鼓励旅客减少不必要行李,能省油也省事;有“碳中和机票”供愿意抵消排放的乘客选择;“云端竹园”是把一些一次性或难降解的用品换成更环保的替代品。对外他们搞了“SDGs城市穿越赛”,建了“绿色账户”,让普通人能在生活中做些绿色的小动作。这些看起来像是企业社会责任,也是一种把可持续理念向消费者“下沉”的方法。

说到操作层面,这类主题航班的制作不容易。机身涂装、标识颜色、机舱物料都要和联合国对接确认;乘务员要接受主题培训,航班服务既要做到传播效果,也不能影响安全和常规服务。能把这些细节处理好,说明执行层面的协调成本不小,涉事各方都得彼此配合,才能在不影响航班正常运作的情况下把活动办得有声有色。

旅客的反应能直观反映活动的成效。有的人是抱着好奇心认真听讲,有的人是凑热闹拍照发朋友圈。互动环节里,年轻人抢着答题,老年人则更喜欢合影留念。工作人员的语气专业,不做浮夸的表演,流程化但不生硬,这一点得到不少好评。还有人下飞机带着宣传单走,问清了如何参与“绿色账户”,显然这场活动带来的不只是即时的娱乐,可能还能促使部分人改变出行或消费习惯。

当飞机靠近滑行道,大家还在讨论那句“生日快乐”。有人把这看作一次别致的营销,有人觉得是一次有效的公众教育。机门打开,乘客们一手拿着小旗,一边往外走,一边扫码看那些线上互动页面。几个人围着一名乘务员问绿账户怎么注册,乘务员耐心地拿出资料,一条一条地解释。那一刻,这次“庆典式航班”从空中走回了生活,留下一些简单的对话和几张合影。

来源:智勇双全冰淇淋bnJk4G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