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老板直播带货卖浏览器!谷歌闷声憋大招,功能一模一样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25 23:02 1

摘要:不过这种评价,早在今年7月Perplexity公司的Comet浏览器推出时就见过,只是那次声量小得多。AI浏览器这场仗,谷歌其实早就在场了,只是打法不同。

2025年10月,每次有AI浏览器新品发布,Chrome就要被业界"判死刑"一次。

最近OpenAI发布了Atlas浏览器,奥特曼亲自上阵做直播带货。

发布当天,谷歌母公司Alphabet股价盘中跌幅一度扩大至近5%,最低触及245美元,最终收跌2.21%。

各种快讯标题里"Chrome杀手""谷歌最怕"的字眼又冒了出来,看上去谷歌这次真的危险了。

不过这种评价,早在今年7月Perplexity公司的Comet浏览器推出时就见过,只是那次声量小得多。AI浏览器这场仗,谷歌其实早就在场了,只是打法不同。

2025年9月,谷歌就向美国的Windows和Mac用户推出了"Gemini in Chrome"功能。这个更新没有开发布会,只是Chrome部门负责人在官网发了篇博客。但里面的功能,跟一个多月后OpenAI发布的Atlas浏览器几乎一模一样。

Gemini in Chrome可以回答关于文章的问题、总结页面内容,甚至在YouTube视频中找到引用,还能理解用户在多个标签页中的操作。

Atlas浏览器主打的"AI随行"功能,Gemini in Chrome早就演示过。用户看着YouTube视频,点击AI图标问一句"总结这个视频",立马给出大纲和时间戳。

再看OpenAI重点宣传的"智能体模式"。谷歌在9月就表示,未来几个月内用户将能要求Gemini代理完成多步骤任务,如订购杂货或预约理发。

Atlas演示中AI自动帮用户在网店里按菜谱点齐菜品的功能,谷歌其实也早有类似展示。

两款产品的本质区别在哪?一个是GPT模型,另一个是Gemini模型;一个是老板带队做直播带货,另一个是产品负责人低调发博客。功能上没太大差别,营销方式倒是有时代差异。

10月2日,Perplexity宣布其AI浏览器Comet在全球范围内免费开放。这款浏览器最初在7月推出时,只面向月费200美元的Max套餐用户。

Perplexity还在8月提出以345亿美元收购Chrome浏览器,但这个计划因为美国政府换届后政策调整而不了了之。

Comet旨在成为个人助理,可以搜索网页、整理标签页、起草电子邮件、购物。但免费开放这个决定,暴露了Perplexity面临的压力。AI浏览器市场的马太效应太明显,小公司如果不能迅速占领市场,很快就会被挤出局。

今年6月,Browser Company推出的AI浏览器Dia,到9月就以6.1亿美元被澳大利亚软件公司Atlassian收购。这家公司2024年估值还有5.5亿美元,结果新产品推出三个月就选择卖身。Dia与其说是给用户用的产品,不如说是创始团队用来融资和退出的工具。

AI浏览器赛道里,"赢者通吃"的局面已经很明显。Perplexity被逼到要发钱拉人。拉新用户注册Comet的Pro套餐,每个返还20美元;新注册用户免费用一个月Pro套餐。

这种做法在互联网行业不算新鲜,但出现在号称要颠覆Chrome的产品上,多少有些无奈。

Atlas率先登陆苹果笔记本电脑,随后扩展至Windows、iOS和Android系统。奥特曼在发布会上说这是"十年一遇的机会,让我们重新思考浏览器真正的含义"。

OpenAI需要浏览器这个入口来获取数据,用户在AI聊天机器人里说什么不一定真实,但网络浏览器能捕获用户最纯正的意图。

每一次点击、每一个搜索、每个微决策的时长和结果,都是对模型的调校和标注。浏览器是通往当代人类基础思维与欲望的管线,谁掌握了它,谁就掌握了最宝贵的训练数据集。

谷歌的Chrome在全球拥有约30亿用户。这个用户基数意味着谷歌每天都在获取海量的真实使用数据。OpenAI推出Atlas,不只是要跟谷歌抢用户,更是要抢数据源。

OpenAI高管在法庭听证会上表示,如果法院要求谷歌出售Chrome浏览器,公司有意收购。当时有超过20家公司表达了收购意愿。但随着政府换届,强制分拆Chrome的建议不了了之,OpenAI们只能选择自己做浏览器。

AI浏览器的竞争,已经从创业公司和大厂的混战,演变成大厂主导的稳定格局。

谷歌用AI巩固浏览器王座,OpenAI用浏览器打磨AI模型。两家公司的目标不同,但都明白一个道理:AI大模型与网络浏览器,现在就像大树的根与叶,配合则相互滋养,分离则都难维续。这场战争才刚开始。

来源:靳律法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