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6岁,顾国宁在10月中旬被确诊肺腺癌晚期,到10月29日离开,只有15天;
46岁,顾国宁在10月中旬被确诊肺腺癌晚期,到10月29日离开,只有15天;
他10月8日还在社交平台晒狗狗视频,讣告写明追思会定在11月2日南京殡仪馆致远厅——来得又急又狠,直叫人心里一沉
他不是突然倒下,是长期高压与生活变故把人一点点推向悬崖
你也许在《新闻联播》《朝闻天下》里见过他端正的脸,东北小伙,传媒大学毕业,主持过上百场直播,拿过央视主持人大赛银奖
镜头里半小时的从容,镜头外是提前半天的准备、随时变动的稿件、早晚班掐点切换的生物钟
坊间说康辉常梦到字不认识,撒贝宁出场前要深呼吸很久,我不奇怪,这行讲的是“零失误”,压力从来不讲人情
压垮一个人,往往不是一件事,是接二连三的事叠在身上
2018年之后,顾国宁遭遇丧父之痛,婚姻也走到尽头,2022年正式离婚
工作强度没降多少,心里却像是被重物压住
那几年,他逐渐淡出一线,转做幕后策划与大学导师,我猜他是想给自己松一口气
可身体这台机器,最怕“长期透支后突然停机”,很多隐患早已埋下
据同学转述,他此前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病了,直到10月去检查,一查就是肺腺癌晚期
你想想,一个看上去还在正常工作、遛狗、发视频的人,体内的病灶已经到了晚期,他却毫无察觉
我们这代人的通病就在这儿:把困、累、咳嗽、胸闷都当作“再熬熬就过去了”,把身体当作不需要保养的工具,一用再用
更扎心的是,他走得太快,很多人还来不及道别
社交平台下,朋友、同学纷纷写下悼念,字里行间都是“没想到”“太突然”
我读着这些话,脑子里就回放那条10月8日的狗狗视频,阳光很好,笑容也好,一切都像还在进行中
压力不是虚词,它确实会把人推向更危险的边缘
2025年《Cancer Cell》的一篇综述提到,长期压力会让皮质醇等应激激素长期处在高位,免疫系统被打乱,肿瘤更容易生长、转移,还会增强抗药性
天津某肿瘤医院的专家也讲过,压力与癌症风险正相关,心血管、免疫系统的病也会跟着来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把“倒班、上夜班”列为2A级致癌因素,经常夜班的女性乳腺癌风险更高,这些不是吓唬人的标签,是写在报告里的硬话
数据同样在发声:国家癌症中心2025年一季度的报告显示,20到45岁人群的癌症发病率显著上升
这两年,年轻人因过劳、饮食作息紊乱诱发严重疾病的新闻一茬接一茬
比如2025年8月,24岁的短剧演员小雯因三餐不定时、靠咖啡撑着、反复胃痛却没重视,最后因黑便、呕血就诊,被确诊为恶性程度极高的胃印戒细胞癌;
今年3月,一位教授在公开讲座中提到,乳腺癌明显年轻化,最年轻的患者只有19岁,熬夜、压力、饮食不规律都在名单上
年轻人不是铁打的,身体的账迟早要结
说到职业的“光环”,我们一定要诚实一点
看上去风光的岗位,常常附带看不见的代价
有些主持人转去带货,有些回学校教书,有些彻底淡出,不是因为不爱这份工作,而是身体和生活发出了“到站”的提示
顾国宁选择转幕后,我理解,那是一种试图与压力和解的方式
可惜,有些战场掉头太晚,胜败已定
我常劝身边朋友,别等到难以挽回才去筛查
肺癌为啥凶?
因为早期几乎没什么“独特的信号”
咳嗽、乏力、胸闷,谁没有过?
一拖再拖,等到动了真格检查,常常是中晚期
高危人群(吸烟、二手烟暴露、长期在污染环境里工作、家族史)更该关注低剂量肺部CT
别拿“忙”和“贵”当挡箭牌,忙可以调,钱可以攒,时间过了就再也买不回来
工作再重要,也没命重要
有位全球肿瘤预防专家提出过很朴素的建议:用你喜欢的方式去减压,跑步、瑜伽、冥想都行,别靠烟酒、暴饮暴食去硬扛,别拿身体去赌运气
赌赢一次不代表能一直赢,命运不跟你讲道理
很多故事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一个我接触到的工程师,工期紧,白天野外作业,晚上通宵攻克技术问题,胃疼越来越重,他居然用布条系腰“缓一缓”,项目结束才回国检查,确诊进展期胃癌,好在及时手术,恢复不错,现在又回到岗位,只是对“饭点”和“睡觉点”看得极重了
这事给我的感受是,早一点面对,结局就可能不一样
再比如澳大利亚一位通勤矿工,七年前切除一颗看似无害的痣,后来发现罕见基因突变,2024年底体检时被确诊四期转移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没效,改用靶向药后皮下肿瘤明显缩小
她仍在全职工作,同时呼吁大家重视体检信号
有些人活下来靠的是“及时转弯”,而不是硬冲到底
说句实在话,很多人不是不想停下来,是停不下
房贷、车贷、孩子教育、父母养老,哪一样不需要钱?
可你真要问自己一句:如果倒下,谁来接这堆责任?
把自己当成项目经理也好,把身体当成公司也罢
健康就是你的现金流,断了就要清盘
别再用“等忙完”当借口
给自己定三件小事:一年一次体检,睡够七小时,每周固定一次让心率提上去的运动
工作需要你时你在,家人需要你时你也在,这才是“靠得住”的人生
如果你实在怕医院,就先从一个低剂量肺部CT开始,十分钟,安静躺着,能把风险拉出来看一眼
我也在反复提醒自己:别把健康当成可有可无的选项
顾国宁的离开,是这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镜子里是中年人的困境,也是每个成年人都可能走到的岔路口
选“继续冲”,还是选“先稳住”,看起来是选择收入,实际上是在选择寿命
真正的成功,不是赢下所有对手,是把人生跑完
他只有46岁,太年轻了
还有很多风景没看,还有很多话没讲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警醒
把健康摆在第一位,是我们每个人能做、也必须做的决定
愿我们都不再用命换荣耀,愿所有的“来不及”,变成“赶得上”
来源:啸天娱乐话题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