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月23日—25日,第五届(2025)中国兽药原料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畜牧业发展大会在济南举行,大会全方位展示了兽药原料产业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趋势,为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及黄河流域畜牧业繁荣,搭建了高端交流与合作平台。同
10月23日—25日,第五届(2025)中国兽药原料产业发展大会暨第四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畜牧业发展大会在济南举行,大会全方位展示了兽药原料产业的最新成果和前沿趋势,为推动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及黄河流域畜牧业繁荣,搭建了高端交流与合作平台。同时,致力于汇聚业界、联动中外、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将有效整合兽药原料、制剂、养殖、饲料、宠物等全产业链资源,搭建“政商金学研企”协同发展平台,为乡村全面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新旧动能转换及全民健康守护持续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预计到2029年宠物药市场规模将超350亿元
在大会主题交流分享环节,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党委委员、二级研究员张存帅表示,随着畜牧业规模化进程加速和宠物经济迅猛崛起,我国兽药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据统计,我国兽药销售额在2019年为500多亿元,到2024年已增长至近700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8%。今年这一增速出现明显下滑,部分龙头企业的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不足3%。其中,2020年—2024年我国宠物药市场规模从94亿元增长至210亿元,预计到2029年宠物药市场规模将超过350亿元。
张存帅介绍,我国兽药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聚特征,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河北、广东等畜牧业发达地区。这些地区依托当地丰富的畜牧业资源和市场需求,形成了从原料药到制剂、从研发到生产的完整产业链条。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和产业升级压力加大,兽药产业逐渐向园区化、集群化方向发展,各地纷纷建设专业的生物医药产业园,推动企业入园集聚发展。
“创新能力方面,我国兽药产业正在从仿制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截至2025年7月,近三年国内已获批3款一类新兽药,并有多个mRNA疫苗进入临床阶段。”他表示,不过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的严重同质化竞争依然是我国兽药产业最突出的问题,仅氟苯尼考粉剂的兽药产品批准文号就超过2500个,替米考星预混剂的文号也超过1200个,一个产品有上千个“孪生兄弟”,除了包装不同,成分、效果几乎一样。这种同质化竞争导致企业只能通过压低价格进行内卷式竞争,造成兽药行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需要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多方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完善监管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加强人才培养等综合措施,推动兽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山东等省份的宠物诊疗机构超过千家
此外,大会现场,中国兽药协会宠物医药分会会长、东西部兽医创始人赖晓云对宠物医药市场发展现状及趋势等进行了分享。他介绍,截止到2025年9月,中国宠物诊疗机构有效备案的数量达24619家,广东和江苏超过2000家,山东、四川、浙江、河南、河北、安徽、辽宁等省份的宠物诊疗机构超过千家。非连锁宠物诊疗机构占比远高于连锁宠物诊疗机构(≥5家)占比,截至2025年9月,五家以上的宠物连锁机构占比为21.3%,单体医院仍为宠物诊疗机构的主要形态。
“我国宠物药品企业起步较晚,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2024年宠物药品市场规模达159亿元左右。”他表示,2025年,我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约803亿元,占整个宠物产业约25.1%,宠物医疗占比呈上升趋势。
赖晓云表示,宠物用药品市场呈现刚性上升趋势,宠物医疗呈现精准诊断、数智医疗发展趋势,对药品疗效精准需求将进一步强化,同时,宠物用药品立足全球市场是当前的方向。
记者:孙锋 编辑:俞丹 摄影:孙锋 校对:王菲
来源:热点情报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