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陈行甲1971年出生在湖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境不宽裕,但他从小就是个不服输的倔孩子。靠着自己的努力,先是考进湖北大学数学系,后来又被选送到清华读研究生,还公派去过美国。
陈行甲为什么会从仕途高位,突然“跳车”去做公益,还把一家三口都拉下水?
恐怕真没几个人能说得清这背后到底藏着多大的勇气与纠结。
陈行甲1971年出生在湖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境不宽裕,但他从小就是个不服输的倔孩子。靠着自己的努力,先是考进湖北大学数学系,后来又被选送到清华读研究生,还公派去过美国。
回国以后没留在城市,主动回到家乡,从最基层的团县委书记一路做到巴东县委书记。也正是在巴东,他把自己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人做事有点“轴”,干起活来不要命。反腐,他亲自签字拍板,带队抓了几十个不法分子,把巴东的官场风气搅了个天翻地覆。推旅游,他自己跳伞拍MV,搞直播带货,别说在县里,就是在全国都小有名气。
当时大家都觉得,这人肯定是要往更大的舞台走。可突然之间,2016年,他却丢下所有头衔、光环,说辞职就辞职,理由很简单:“想做更纯粹的事”。
很多人不理解,甚至觉得他是不是受了什么刺激。可陈行甲其实很清楚,官场里再往上走,未必能真的改变什么。倒不如趁还年轻,去试试那条更难走的路。
他的妻子刘红霞比他还果断,老公辞职,她一句“我养你”就把家里的大事小情全揽了,自己也办了停薪留职,成了“公益夫妻档”的另一半。
辞官之后,陈行甲带着全家南下深圳,一头扎进了公益圈。他创办了恒晖公益基金会,一开始就定了主攻方向:帮大病儿童、救助白血病、关心留守少年、做心理健康。
别人说他是“网红书记变公益人”,他自己却从不当回事,反倒觉得公益是门“专业活”,不是捐点钱、送几本书就能解决问题的。他和团队做的第一个大项目,就是给患白血病的孩子们找捐助、拉资源,从医药到心理,从经济到家庭,一个都不能落下。
你要是去过“童伴之家”,就知道他这人有多认真。屋里的水泥、钢筋、墙皮,他都要亲自盯,哪怕是个窗台边角料,也要仔细掂量是不是安全。
说实话,只靠一个人忙活成不了气候。慢慢地,陈行甲全家人都成了“公益合伙人”。刘红霞成了孩子们的“知心妈妈”,专门负责心理疏导和课程安排,给孩子讲绘本、带他们玩游戏,谁家闹矛盾、哪个小孩情绪不好,她都能第一时间发现。
最让人佩服的是他们的儿子陈昶羽,名校毕业,本来可以去大公司拿高薪,结果一毕业就进了自家基金会。他专门搞数据,给每个被救助的孩子建档,健康、学业、心理状态,全部详细记录,有问题能早发现早解决。这种“全周期守护”不是说说而已,是真刀真枪地干。
其实,陈行甲一家这条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刚辞职那阵子,很多老同事都觉得他“太理想主义”,放着好好的官不做,跑去给人当“志愿者”,是不是有点脑袋一热?可他们一家三口用实际行动,把“理想”变成了“方法论”。
比如,为了让白血病患儿用得起进口药,他带着团队一次次推动相关药品纳入医保,协助政策部门完善流程。再比如,山区教育资源紧缺,他就联合社会力量,开设网络课程、引进心理疏导,让孩子们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做公益不是“救急”,而是“治本”,这是他们一家的共识。
更有意思的是,陈行甲一家这种“家族式公益”,其实是现代家庭价值的一个新写法。传统观念里,家就是亲情、血缘、责任。可他们把家庭力量外延到社会,把分工协作用在了公益项目里。
父亲统筹全局,母亲照顾孩子,儿子搞专业管理,每个人都发挥最大价值。项目能持续,效果也更好。这种模式,既不是“夫妻档”,也不是“父子兵”,而是把家当成了社会创新的“发动机”。
他们做的事,越来越专业化。很多人以为公益就是“感情牌”,陈行甲却告诉大家,公益更需要科学和系统。他们的项目,事前有调研,过程有监督,结果有评估,数据全透明。
每一笔支出、每一个孩子的变化,都有记录。正因为专业,社会各界才愿意参与,捐赠人才放心,受助家庭才真正受益。这几年,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被吸引进来,公益项目的质量也水涨船高。
陈行甲的经历,也让很多人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有人觉得做大官、赚大钱才算有出息,但他选择了一条难走却有温度的路。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理想主义不是空想,更不是脱离现实。只要愿意付出、愿意改变,哪怕是一家人、一个小团队,也能带来不小的社会影响。
到现在为止,陈行甲一家已经坚持公益近十年。他们推动的很多项目,已经成为行业样板,也带动了更多人加入公益行列。
更重要的是,他们把“家庭”这个传统概念,和社会创新、公益专业化结合起来,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中国道路。他们的故事,其实就是当下中国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的一个缩影。
最后,不得不说,陈行甲一家用自己的选择,给了所有人一个不一样的答案。权力和地位的光环固然耀眼,但真正让人心安的,往往是那些温暖而坚定的脚步。
公益这条路,没有捷径,也没有终点。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该想想:在追逐名利和幸福的路上,什么才是真正值得守护一生的东西?你会怎么选?
参考:陈行甲:我的顶头上司都在大牢里,而且都和我有关——搜狐网
来源:懂点历史赵富贵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