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东部战区发布的“联合利剑”系列演习视频,央视重磅推出的对台谍战剧《沉默的荣耀》,以及最近风靡全网的改编歌曲《没出息》,则意味着大陆对台统战工作已规模化展开。
作者 | 燕梳楼
统一大业的进度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快进。
前天十五五刚把“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提上日程,昨天全国人大就把今天定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没有预告、没有铺垫,表决当天即公布,把岛内刻意淡化的光复节正式上升为国家仪式。这一决定如同历史反抽的鞭子,让台独分子如丧考妣。
而东部战区发布的“联合利剑”系列演习视频,央视重磅推出的对台谍战剧《沉默的荣耀》,以及最近风靡全网的改编歌曲《没出息》,则意味着大陆对台统战工作已规模化展开。
密集释放的信号,已经非常明确地给出了统一时间表。这也是在宣告,台湾回归已经不是悬念问题,而是必然结果。而特朗普“不支持台独”的表态及“台湾光复纪念日”的设立,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必然。
很多网友不理解,台湾自己有光复节,为什么我们还要设立一个光复纪念日?这里面有多重意味。要了解背后的政治内涵,我们先来回顾一下,10月25日究竟是什么日子,对于台湾、对于我们的统一大业意味着什么。
80年前的10月25日,也就是今天。日本末任台湾总督安藤利吉,在台北市中山堂递交投降书。现场悬挂的条幅上,四个大字“台湾光复”。即时起,台湾及澎湖列岛重入中国版图。正式结束被日本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
短短十几分钟后,消息便像电流传遍全岛。台北火车站前,广场先是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随后整个台岛都沸腾了。台中市民拆下“大和町”木牌,点火焚烧;高雄港千艘渔船同时鸣笛,太阳旗被扔进海里;台南的老人则翻出尘封十年的祖宗灵牌,焚香祭祖。
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台北街头不分男女老幼集体欢呼,人们脱下和服换上旗袍与中山装,主动恢复被强改的中华姓名,并争相学习普通话。狂欢活动整整进行了三天,没有彩排却万民同声,压抑了半个世纪的情感,终于找到了出口。
同时也标志着,日本侵略者试图通过“皇民化运动”和奴化教育,消灭台湾同胞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计划宣告失败。可以想见,当年日本侵华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就是幌子,无非是想把大陆变成第二个殖民地罢了。
所谓的“皇民化运动”,就是日本版“焚书坑儒”:拆除孔庙改为日本神社,根据“町目番”为城市街巷命名,强制收走焚毁祠堂灵牌,民众名字被迫改为日姓,比如陈姓改为“颍川”,吕姓改为“宫中”等等。
但即使经历了50年,跨越了两代人,也没能改变台胞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日本投降不到1天,50年的日化教育就化为泡影。强迫民众祭拜的天照大神被踩在脚下,姓名当天恢复,和服当街焚毁…
这背后是彼时600万台胞“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的民族归属感,也是中国政府以3500万先烈为代价换来的抗战成果,更是中国政府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的重要铁证,是属于两岸的集体记忆。
但现在台湾当局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害怕提到光复这个词,害怕唤醒台湾民众的历史记忆,刻意淡化甚至拟取消台湾的“光复节”,甚至试图粉饰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割裂两岸血浓于水的关系。
很多人问我说为什么不是收复而是光复?郑成功收复台湾为什么叫收复,当年台湾被荷兰殖民已经200多年了。而被日本殖民才50年,为什么就用光复呢?我特意查了一下,还是有区别的。
收复的字面释义是夺回失去的领土、阵地,是局部的战术性成果;而光复则是恢复“中断”的主权,是让台湾重新“见光”,让被遮蔽的中国属性“复归”。更多强调精神上的回归与重建。
很显然,当年台湾光复是置于中国人民14年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进行叙事的,背后是牺牲3500万军民的代价。只有用光复一词,才能彰显台湾回归中国版图的来之不易与历史传承。
所以台湾当局害怕这段历史,并刻意模糊处理。这些年台湾光复节已经没有官方组织,全是民间的自发纪念。而大陆则迅速以立法形式,将10月25日设为“台湾光复纪念日”。
这什么意思?就是把台湾的光复作为国家仪式进行纪念,并打造成两岸人民的共民荣光与集体记忆。攻城不如攻心,此举无疑是向全世界再次宣告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同时,这更像一次统一大业的动员令:把历史节点转化为现实节点,让每年一次的纪念成为统一进程的进度条,正式把统一的“悬念”变为“正在进行时”。
过去我们常说“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但多数人心里其实是把它当成远景来看。最近一连串高密度的信号表明:统一已转入“部署实施”阶段。
法律上《反分裂国家法》修订草案新增“加快统一进程”条款,明确“非和平方式”启动阈值;经济上闽台融合示范区、厦金共同生活圈已经开启。
军事上围岛演习已实现“常态化”,航母编队穿过“海峡中线”突破第一岛链;国际上日本政坛乱成一团,美国特朗普表态“可能不支持台独”。
舆论上台湾民意代表王世坚质询发言突然被改编成烧脑神曲,对台谍战剧《沉默的真相》央视黄金热播,国民党新任主席郑丽文频频出镜…
当历史、法律、经济、军事、舆论五条战线同步推进,统一就不再是“打不打”,而是“怎样打最小代价、最大收益”。
纪念日的设立,恰恰是这套“组合拳”里最“文明的叙事”——先告诉你为什么必须统一,再告诉你怎样统一。
今天是第1个台湾光复纪念日,也是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5周年纪念日,两日重叠,意味不言而喻!
有没有可能,我说是可能,回归已经进入倒计时,明年或后年的今日,是纪念日也是回归日?
75年了,我们从未忘记,台湾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台湾当归也必归!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待到阿里山红旗漫卷,全国再狂欢三日如何?!
来源:燕梳楼一点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