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是爱,宽是害,任性弱爱害三代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5 13:32 2

摘要:标题所书的几个字,是从无数岁月与经验的深井里汲上来的冷水,要泼在为人父母者那容易昏聩的额头上。它不是什么温存的絮语,倒像是一记惊堂木,啪的一声,在心头震响。

标题所书的几个字,是从无数岁月与经验的深井里汲上来的冷水,要泼在为人父母者那容易昏聩的额头上。它不是什么温存的絮语,倒像是一记惊堂木,啪的一声,在心头震响。

爱,这个字眼,太容易教人想到春日暖阳,想到无条件的庇护与给予。然而,一个“严”爱,却似那三九天的风,袭人肌骨,不甚受人欢迎,却能激出生命深处那一股子抵御寒凉的硬气。这便不是感官上的愉悦,而是灵魂上的砥砺了。古人论玉,说“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那一块浑金璞玉,若不经过这般看似残酷的切磋琢磨,终不过是一块顽石,它的光采,它的温润,它的价值,是断然不能自已显现的。孩童的心性,何尝不是如此?那里面藏着未来的轮廓,却也裹着与生俱来的粗粝、任性、与私欲的杂质。放任不管,任其蔓生,那轮廓便模糊了,扭曲了,终成不成器的模样。

于是便有了“宽是害”的警醒。这“宽”,往往披着温柔的外衣。它或是疲惫后的懒于管教,“由他去吧,孩子还小”;或是情感的偏私,看不得他受半点委屈;又或是自己人生失意后一种过度的补偿,将世间一切的艰难都替他挡在外面。这般的“宽”,仿佛是甜美的毒药,初入口时,只觉得顺滑受用,却不知那毒素早已潜入膏肓。它剥夺了一个生命学习与边界、与规则、与挫折相处的机会。他以为世界本该是柔软的,道路本该是平坦的,自己的意志本该是世界的中心。这等虚妄的认知,一旦撞上现实铁硬的墙壁,那结果,轻则头破血流,茫然无措;重则心生怨毒,将那本该向内自省的力气,尽数用来怨恨外界的不公了。这岂不是天大的害? 这"害"如若不加约束,任性而为,那就是“任性胡为害三代”了,因为它将不再是一时一阵的得失,而成了一场跨越代际的、缓慢而顽持的报应。那被纵容惯了的性子,好比一颗种子,在肥沃的溺爱里发芽,长成一棵扭曲的大树。待到他为人父母,那从他身上习得的任性、自私与缺乏责任感,便会自然而然地,如同遗传病一般,灌注到他对下一代的教育里。他既不曾学过规矩,自然也不知如何立规矩;他既习惯于索取,便也会无度地给予自己的孩子,重复那“宽”的悲剧。于是,这病态的循环便开始了。祖辈因无知或溺爱播下的种子,在父辈身上结成苦涩的果实,而这果实里的核,又注定要在孙辈的土壤里,再生出更畸形的植株来。这“害”,便如涟漪,一圈一圈,荡开去,污浊了三代的清水。

这般想来,那“严”的真谛,便豁然开朗了。它并非苛酷,并非不近人情。它乃是为人父母者,忍着心头那一点天然的不舍,持着一柄理性的刻刀,为那未经雕琢的生命,剔除芜杂,显其本真。它是一种更为深远的慈悲,是看到了那未来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祸福,而毅然在今日种下的、看似不近人情的“因”。它要教会孩子的,是头顶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一般,那不可逾越的界限;是跌倒后,必须自己爬起的坚韧;是欲望面前,那份必要的克制与延迟,甚至是舍弃。

庭院里那些被精心修剪过的花木,姿态往往遒劲而美丽;反观那野生野长、无人看管的蔓草,虽则恣意,却终究是杂乱无章的。这“严”与“宽”的辩证法,大抵便是如此。真正的爱,是含着眼泪的约束,是板着面孔的期待,是那艘在人生瀚海里航行的小船,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那副坚硬的龙骨。失了它,一时的风平浪静,换来的,或许是触礁时的万劫不复。这道理,千古皆然。

来源:夜听百花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