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事儿越想越有意思。一堆育儿号在那儿贩卖焦虑,说什么“12岁前不管就来不及了”,搞得家长们人心惶惶。结果教育部10月21日赶紧出来澄清,否认将0-12岁定义为“唯一教育关键期”。要我说,这些贩卖焦虑的套路也太明显了——先制造恐慌,再推销课程,算盘打得我在火星都
“教育保质期”是个伪命题?脑科学最新发现打脸了
这事儿越想越有意思。一堆育儿号在那儿贩卖焦虑,说什么“12岁前不管就来不及了”,搞得家长们人心惶惶。结果教育部10月21日赶紧出来澄清,否认将0-12岁定义为“唯一教育关键期”。要我说,这些贩卖焦虑的套路也太明显了——先制造恐慌,再推销课程,算盘打得我在火星都听见了。
有个案例特别戳我。一个15岁男孩在日记里写:“我妈现在天天唠叨学习,可她不知道,我最想要的,是小学时她能陪我看一次日落。”看到这儿我直接破防了。家长们总在纠结“该管什么”,却忘了最该给的是陪伴和理解。
我认识个爸爸,以前总说忙,孩子初中住校后彻底失控。他现在天天监督学习,结果孩子留张纸条离家出走了:“你说我是你儿子,可我连你长什么样都想不起来了。”这哪是教育问题,这是感情账户透支完了啊!
现在我想问问那些贩卖焦虑的:你们是真关心教育,还是更关心家长的钱包?
来源:长胖胖育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