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大法官人数要扩编?任命权集中于总统引发担忧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5 09:00 1

摘要:民主党司法改革特别委员会提出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扩编方案,初衷看似合理。当前韩国最高法院案件积压、审理拖延问题突出,司法系统内部亦有讨论,将大法官人数从 14 名增至 26 名,理论上能分摊工作量、提升司法效率,缓解法院运转压力。

民主党司法改革特别委员会提出的最高法院大法官扩编方案,初衷看似合理。当前韩国最高法院案件积压、审理拖延问题突出,司法系统内部亦有讨论,将大法官人数从 14 名增至 26 名,理论上能分摊工作量、提升司法效率,缓解法院运转压力。

但该方案的争议点更值得关注。

从程序与目的看,其缺乏广泛公众共识,未充分吸纳民意与各界意见,难以让民众信服改革的公正性。更关键的是人事任命问题:若法案通过,总统李在明将掌握 26 名大法官中 22 名的任命权,占比高达 84.6%。按法案要求,一年宽限期后三年内每年增 4 名新大法官,期间李在明不仅要任命 12 名新大法官,还需接替包括首席大法官赵熙德在内的 9 名任期将满者。

如此高比例的任命权集中于总统,极易导致最高法院充斥与总统及所属政党立场一致的人员,打破司法独立制衡的原则,让司法权沦为政治工具,这无疑引发了民众对司法公正性与独立性的强烈担忧。


担任改革委员会主席的民主党众议员巴克惠莲辩称,“下任总统还将任命22名大法官,以确保各政府之间的平衡结构。” 但这种逻辑反映的是党派算术,而非司法原则。司法系统的本质不在于任命的平衡,而在于独立于政治权力。很少有人会欢迎一个由亲政府法官主导的最高法院。反对派议员将此举与委内瑞拉的司法改革相提并论,委内瑞拉扩大法院规模意味着走向独裁统治,并称该法案“明显是压制司法系统的企图”。

民主党还承诺推行新的重审制度,允许最高法院的裁决上诉至宪法法院——事实上的四级司法架构。党代表郑忠来表示:“即使是最高法院也是宪法规定的机构”,这表明他有意推进这一进程。包括党内成员在内的批评人士警告称,该计划可能会给司法系统带来混乱。许多人认为,法院扩建提案和重审举措都是对最高法院推翻李总统违反选举法无罪判决的回应——这是伪装成改革的政治报复的表现。

民主党领导人坚称他们将举行公众咨询,但过去一边倒的检察改革运动让这样的承诺难以令人信服。

该党媒体改革委员会提出的一项法案,将对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处以最高五倍的赔偿,并对屡犯者处以最高10亿韩元(70.3万美元)的罚款,这加剧了民众的不安。虽然遏制虚假信息的意图可以理解,但过度的惩罚可能会扼杀言论自由。打着改革的旗号削弱媒体在权力监督中的作用,将损害民主制度本身的基础。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本账号观点

来源:新知峡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