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实话,看到孙颖莎亲口承认现在很少叫王楚钦"头哥"了,我这个老球迷差点把嘴里的茶喷出来。这哪是什么称呼变化啊,根本就是一对年轻人从青涩搭档到灵魂伴侣的成长史!
孙颖莎不再喊"头哥"改口"我们俩"!八年搭档从互叫哥哥到心有灵犀,赛场内外形影不离的默契太甜了
说实话,看到孙颖莎亲口承认现在很少叫王楚钦"头哥"了,我这个老球迷差点把嘴里的茶喷出来。这哪是什么称呼变化啊,根本就是一对年轻人从青涩搭档到灵魂伴侣的成长史!
刚组队那会儿莎莎可宝贝这个称呼了,张口闭口"头哥"叫得那叫一个甜。要我说啊,这声"哥哥"可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您瞧瞧现在王楚钦那眼神,打球时护着队友的架势,活脱脱就是把自家妹子揣兜里疼的主儿。有回看采访,莎莎自己都笑:"那时候真管用,他说话声儿都变软乎了。"您细品,这不就是青春期小姑娘拿捏哥哥的经典套路嘛!
但您发现没?这俩人的关系进化得比火箭还快。从"头哥""妹妹"到"大头""莎莎",再到现在满嘴"我们俩",称呼变化的背后藏着多少故事?去年亚运会混双夺冠后,他俩搂着肩膀往领奖台走的画面,不知道看哭多少老粉。那时候我就琢磨,这哪是普通队友啊,分明是打球时能托付后背,生活中能互相兜底的过命交情。
要说现在这"我们俩"的默契,简直绝了!训练场上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要干嘛,比赛时哪怕隔着球台都能接住最刁钻的球。记得有场关键战,莎莎反手失误后王楚钦立马变战术,这种心领神会的东西,没有上千小时的磨合根本练不出来。有网友统计过,他俩搭档以来混双胜率超过85%,这数字背后是多少个一起加练的深夜?
最近总刷到粉丝讨论外卡的事儿,要我说啊,管它给不给外卡呢!您看这两人在训练馆里加练的身影,那股子拼劲儿比什么都实在。有回看他们赛后采访,莎莎说:"我们现在更在乎彼此的进步。"听听,这话说得,比那些甜言蜜语实在多了。王楚钦也接话:"她的每个球我都能接住。"好家伙,这哪是队友啊,根本就是《西游记》里孙悟空和猪八戒,一个敢打一个敢兜!
其实吧,这俩孩子的成长轨迹特别打动人。想想四年前,他们还是初出茅庐的小将,现在呢?一个稳坐女单世界第一,一个男单新星冉冉升起。但最难得的是,火了之后没见着半点架子。上次看他们跟小队员打表演赛,莎莎手把手教人家发球,王楚钦还蹲地上给小朋友捡球。这种骨子里的谦逊,比什么冠军头衔都珍贵。
说到这儿突然想起个细节,有次赛后直播,记者问他们怎么称呼彼此最合适。莎莎歪着头想了半天说:"就'我们俩'吧。"您瞧这话说的,多妙!既不用纠结谁大谁小,又道尽了搭档间的亲密无间。现在网上有人给他们起外号叫"莎头CP",要我说啊,这哪是什么偶像组合,分明是当代运动员的最佳拍档模板!
马上就要香港总决赛了,您猜怎么着?训练馆里那两个加练的身影还是形影不离。一个挥拍如风,一个救球似电,配合得跟一个人似的。这让我想起个老理儿:真正的强者从来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找到那个能让你变得更好的人。莎莎和王楚钦,可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作为看了十几年乒乓球的老观众,最欣慰的不是他们拿了多少冠军,而是看着两个孩子从毛头小子长成顶梁柱。他们教会我们的,不只是怎么打好球,更是如何在竞争中互相成就,在成长中坚守初心。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个讲究"内卷"的时代,您身边有没有这样能让你变得更好的"我们俩"?
来源:玩咖网红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