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地时间周三,德国财政部的一则消息让不少人看懵了,这个北约核心盟友要自掏腰包,给驻德美国军事基地里数千名员工垫付10月份工资。
当地时间周三,德国财政部的一则消息让不少人看懵了,这个北约核心盟友要自掏腰包,给驻德美国军事基地里数千名员工垫付10月份工资。
要知道,这些员工的薪资本该由美国政府发放,但如今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经第22天,工资卡迟迟没动静,德国只能先出手救急。
“这是对驻德美军及其文职人员表达团结支持的象征。”德国财政部发言人对着法新社解释,但明眼人都清楚,这背后藏着实打实的考量。
这次出钱的不只是德国联邦政府,还有莱茵兰-普法尔茨州,全德国美军基地最密集的地方,北约最大空军基地拉姆施泰因就扎根在这。
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里,负责后勤、餐饮和安保的德国员工最近愁坏了。
按美德约定,这些非军事岗位的本地雇员薪资由美方审批发放,但自从10月1日美国政府停摆,这笔钱就没了下文。
德国公共服务业工会早在前一天就急着呼吁政府兜底,毕竟上百个家庭等着工资交房租、买groceries。
这座1951年建成的基地可不是普通营区。
由法国工程师设计、德国承包商修建的它,如今是美国驻欧洲和非洲空军司令部所在地,还驻扎着英法加等九国军事人员,堪称美军在欧亚中东部署的“超级枢纽”。
基地里光C-130运输机就有几十个中队,去年刚完成新跑道改造,能起降重型运输机,一旦后勤掉链子,整个欧洲的军事调度都可能受影响。
德国境内像这样的美军设施足足有120处,比欧洲任何国家都多。
从二战结束后美军就没离开过这里,这些基地早已成了德国安保体系的一部分。
“等美国政府开门再发工资?基地早乱套了。”有军事分析师直白地说,德国这钱与其说是帮忙,不如说是保自己的安全底线。
这边德国忙着填窟窿,美国华盛顿还在吵架。
10月1日停摆至今,数十万联邦员工不是被迫休假,就是拿着“白条”上班,根源全在两党对医保补贴的死磕。
民主党死死咬住《平价医疗法案》的增强型补贴不放,这个俗称“奥巴马医改”的福利年底就到期,一旦断了,数百万美国人的医保费可能暴涨。
他们要求把补贴延期写进临时拨款法案,还得撤销之前对医疗补助的削减。
但共和党压根不接招,只同意按现有水平给钱维持到11月21日,放话“先开门再谈补贴”。
参议院成了僵局的关键。
这种拨款法案得60票才能过,但共和党只有53个席位,拉不来民主党选票根本没戏。
更糟的是,之前特朗普政府私自扣押援外款项,违反了2024年的拨款协议,民主党早就没了信任,连谈判的兴趣都没有。
两边互相骂对方“拿国家当筹码”,却没人管那些等着工资的家庭。
有意思的是,特朗普倒是特意指示五角大楼,必须保证美军军人的薪资。
可那些基地文职、本地雇员就成了“弃子”,这才有了德国出手的一幕。
美国的乱局还没平息,欧盟又陷入了对俄政策的内斗。
就在德国宣布垫资的前一天,布鲁塞尔的欧盟峰会开得火药味十足,核心议题就一个:怎么处理冻结的2000亿欧元俄罗斯资产。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早就提了个主意:用这些资产作担保,给乌克兰放1400亿欧元“赔偿贷款”。
德国、法国和波罗的海国家立马表态支持,但比利时和匈牙利跳出来强烈反对。
比利时首相德韦弗放狠话,不答应“全欧盟分担风险”就否决到底,毕竟90%的冻结资产都由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管着。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更直接,说这是“引火烧身”,俄罗斯早放话要报复,而且真没收资产,以后谁还敢把钱存欧盟银行?这番话戳中了不少国家的顾虑。
偏偏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又插一脚,呼吁“既要加大对俄施压,又得依法处理资产”,把本就分裂的意见搅得更乱。
更头疼的是能源问题。
欧盟刚通过2028年前停购俄天然气的提案,匈牙利立马炸了,说这“公然违法”,要去法院告。
要知道现在俄天然气还占欧盟进口的13%,年交易额超150亿欧元,法国、荷兰这些国家偷偷买了不少液化天然气,真要断供,自家工业先扛不住。
德国垫工资、美国吵架、欧盟内斗,这几件事凑在一起,把全球政治的“关联性”扒得明明白白。
美国国内的政治分歧,居然要靠盟友兜底海外军事部署。
要知道驻德美军是北约东翼防御的核心,可如今连后勤员工工资都发不出,难怪有媒体调侃“超级大国的架子快撑不住了”。
而欧盟这边,既要跟着美国对俄强硬,又得算自家经济账,27个国家各有算盘,连冻结资产怎么用都吵不出结果。
最耐人寻味的是德国的角色。
一边给美军垫钱表“团结”,一边在欧盟里支持对俄强硬,却又得偷偷平衡能源利益。
就像有专家说的,现在的全球格局就像张蜘蛛网,美国扯一下线头,欧洲就得跟着晃,而欧洲内部的每道裂痕,又会反过来影响整个网的稳定性。
德国财政部说,等美国政府开门就收回垫款。
可谁也说不准两党还要吵多久,欧盟的对俄政策又会卡到什么时候。
这些看似不搭界的事,早已悄悄绑在了一起。
来源:探秘发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