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有重大发现!武汉大学牵头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25 11:36 1

摘要:在湖北荆州纪南城西郊的八岭山40多平方公里山林间沉睡着2000多年前的古墓群楚墓最多,明藩王墓次之部分墓冢雄踞山头、形似山峰构成独特景观但古墓封土被植被覆盖外观如同普通山包具体数量与分布曾是考古界未解之谜武汉大学团队用遥感让400余座贵族墓“重见天日”武汉大学

在湖北荆州纪南城西郊的八岭山

40多平方公里山林间

沉睡着2000多年前的古墓群

楚墓最多,明藩王墓次之

部分墓冢雄踞山头、形似山峰

构成独特景观

但古墓封土被植被覆盖

外观如同普通山包

具体数量与分布

曾是考古界未解之谜

武汉大学团队

用遥感让400余座贵族墓“重见天日”

武汉大学科技考古团队进行野外勘察。

01无人机“透视”密林精准发现400多座贵族墓

2010年,转机出现

武汉大学专家采用无人机激光雷达

获取180平方公里激光点云数据

激光穿透植被

“扫”出400多座春秋战国贵族墓

武汉大学科技考古团队运用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发现荆州贵族古墓群。

邹秋实副教授介绍

战国高等级墓建有封土堆

墓主身份越高,封土规模越大

国君墓封土堆边长可达百米

宛如小山

“古墓藏于深山,

有的可辨,有的完全看不出来,

考古人员进林勘察视野受限。”

胡庆武教授指出

激光雷达优势明显

高频激光脉冲穿过树木间隙

获取地表三维数据

生成林下地形图

古墓封土清晰显现

这是国内首次将激光雷达遥感技术

用于考古

遥感影像中的荆州纪南城。

02天、空、地协同发现被沙漠掩埋的汉长城

武汉大学遥感考古

始于20世纪80年代

2005年成立科技考古中心

已完成数十项发现

胡庆武团队采用“天空地协同”

卫星大范围筛查

无人机聚焦重点

地面设备精准核查

成功探测被沙漠掩埋的长城遗迹

修正以往对汉长城走向的认知

武汉大学科技考古团队进行田野勘察。

团队还用激光雷达

发现掩盖在植被下的古蜀道

有的旁有河流

有的地势险峻

专设防马墙

若单靠考古人员翻山越岭

效率将大打折扣

“遥感‘天眼’先行探测,

考古专家再拿设备现场勘察。”

在国家文物局资助下

胡庆武团队

还对湖南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等

开展大范围考古调查

发现了众多隐藏在浓密植被下的

墓葬、城址、要塞等遗迹

武汉大学科技考古团队分析遥感影像。

03AI融入遥感考古迈入“智能时代”

我国遥感考古的发展

是一部技术迭代史

20世纪60年代

遥感技术应用于考古勘察

工作人员乘坐飞机航拍获取数据

2010年

武汉大学科技考古团队

使用无人机激光雷达

实现技术上的前沿突破

如今,高分辨率商业卫星普及

让大范围考古普查成为可能

激光雷达遥感技术发现湖南澧阳平原史前遗址群(城墙遗迹)。

武大团队将AI融入遥感

创新方案使考古更精准高效

AI预测模型

将遥感从“探测”推向“智能预测识别”

自动处理海量数据

评估遗址存在概率

提升考古精准度与效率

今年2月

研究成果发表于

《npj Heritage Science》

胡庆武透露

如今不少地方开发前

雄安新区开发前的文物勘查就有他们参与

“先摸清地下‘宝贝’

才能更好保护和发展”

来源:世界光谷动态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