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将军牺牲31年后,1981年妻子王碧奎和儿女在美国的团圆合影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25 11:04 1

摘要: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的热播,让“密使一号”吴石将军的潜伏传奇被更多人知晓。当观众为他“虎穴藏忠魂”的壮举动容时,一张跨越31年的家庭团圆照,更让人体会到英雄背后家国与亲情的重量——1981年冬,洛杉矶的阳光里,77岁的王碧奎牵着四个儿女的手,镜头定格的笑容里,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的热播,让“密使一号”吴石将军的潜伏传奇被更多人知晓。当观众为他“虎穴藏忠魂”的壮举动容时,一张跨越31年的家庭团圆照,更让人体会到英雄背后家国与亲情的重量——1981年冬,洛杉矶的阳光里,77岁的王碧奎牵着四个儿女的手,镜头定格的笑容里,藏着半生离散的沧桑。

这张被历史定格的合影里,王碧奎端坐中央,两侧依偎着四个儿女:从台湾赶来的次女吴学成、六子吴健成,从大陆赴美的长女吴兰成、三子吴韶成。没人能从笑容里看出,这是他们自1949年分离后的首次团聚。

据郑立所著《冷月无声:吴石传》记载,1949年8月,身为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的吴石,带着妻子王碧奎和年幼的吴学成、吴健成赴台潜伏,将吴兰成、吴韶成留在大陆。彼时的分离,原以为是暂别,却因1950年的变故成了遥遥无期的牵挂。这一年,蔡孝乾叛变导致吴石身份暴露,3月1日被捕入狱,6月10日在台北马场町刑场英勇就义,年仅56岁。王碧奎也被关押数月,经故旧营救才得以出狱,独自在台湾抚养一双幼儿女。

此后的三十余年,两岸相隔如隔重洋。大陆的吴兰成、吴韶成靠着自己打拼完成学业、成家立业,却再也没见过父母的面;台湾的吴学成、吴健成在母亲的含辛茹苦中长大,吴健成更争气地考上台大,获美国全额奖学金深造后留美工作。1980年,吴健成将母亲接到洛杉矶定居,这个消息像一束光,照亮了离散三地的家人。

1981年12月,吴兰成、吴韶成跨越国境抵达洛杉矶,吴学成也从台湾辗转赶来。当四个儿女围在母亲身边时,77岁的王碧奎颤抖着抚摸每个孩子的脸,泪水打湿了衣襟。另一张合影里,儿媳、孙辈的加入让画面更显圆满,10岁的Stacy攥着奶奶的衣角,不懂大人们为何笑着笑着就红了眼眶。

团聚的欢笑声里,总有无法填补的空缺。据吴韶成1993年撰写的《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忆父亲》记载,他接过母亲珍藏的父亲遗书时,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那是吴石1950年在狱中写下的绝笔,字里行间满是对儿女的牵挂:“长男美成原在武汉大学肄业,不幸于民卅五乘轮返京途中轮遭回禄,美儿失踪至今生死未卜,余与碧奎朝夕思念不置。二男展成生二月而殇。四男、五男均于抗战期间因乏良医良药,一因脑膜炎死于桂林,一因肺炎死于贵阳。两儿聪颖异常,爱我尤甚,均遭夭折,岂不痛哉!”

吴韶成在文中回忆,自己并非家中长子,父亲心中始终装着四个早逝的孩子。而他与父亲的最后一面,停留在1949年4月的南京安乐酒店:大一的他去找父亲,离别时父亲将兜里仅有的20美元塞给了他,那句“好好读书”成了永别。这份遗憾,成了吴韶成此后半生的执念,他在文中写道:“那日匆匆一别,竟成天人永隔。”

根据吴石1950年狱中遗书及后续公开史料记载,吴石当时并不知晓长子吴美成的生死,只知其乘船返京时遭遇火灾失踪,后经多方核实,吴美成确在此次意外中遇难。

1981年的洛杉矶团圆,成了王碧奎晚年最珍贵的记忆。在吴健成的照料下,她在美国安度晚年,于1993年平静离世,享年90岁。据《冷月无声:吴石传》记录,儿女们没有忘记父母的遗愿,齐心协力将吴石的骨灰从台湾接回大陆,将王碧奎的骨灰从美国带回故土。

1994年4月,北京香山福田公墓迎来了迟到44年的重逢:吴石与王碧奎的骨灰合葬于此,墓碑上“革命烈士”四个大字熠熠生辉。罗青长为纪念册题词“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恰是这位隐蔽战线英雄一生的写照——他曾传递《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等无数绝密情报,为解放战争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却直到牺牲多年后才被公开铭记。

如今,随着《沉默的荣耀》热播,福田公墓的墓碑前多了许多鲜花与敬意。那张1981年的团圆照,被参观者翻拍后在网络流传。有人问:“这张照片里,最遗憾的是什么?”或许答案藏在吴石将军的遗愿里——他曾在狱中嘱托妻子“照顾好大陆两兄妹”,更曾为“把台湾带回家”的理想甘洒热血。

75年过去,英雄虽逝,但他期盼的家国团圆、亲人相聚,正在慢慢成为现实。那张笑中带泪的合影,不仅记录着一个家庭的离散与重逢,更见证着跨越海峡的牵挂与希望。

来源:凌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