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临掌大权,慈禧怒骂:你竟敢干预朝政,愧对先帝嘱托是何居心?慈安回宫后吞鼻烟壶自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18 10:23 2

摘要:光绪七年,慈禧突患血崩之症,慈安趁机临掌大权却触怒慈禧。慈禧太后怒骂慈安:你竟敢干预朝政,愧对先帝嘱托,是何居心。慈安一时嘴笨无法自辩,气得够呛,回宫后不能释怀,吞鼻烟壶自尽。慈安是满洲镶黄旗钮祜禄氏,出身正统,八世祖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额亦都被努尔哈赤赐“

光绪七年,慈禧突患血崩之症,慈安趁机临掌大权却触怒慈禧。慈禧太后怒骂慈安:你竟敢干预朝政,愧对先帝嘱托,是何居心。慈安一时嘴笨无法自辩,气得够呛,回宫后不能释怀,吞鼻烟壶自尽。

慈安是满洲镶黄旗钮祜禄氏,出身正统,八世祖是清朝开国功臣额亦都。额亦都被努尔哈赤赐“巴图鲁”,骁勇善战,深受信赖,还娶了努尔哈赤的女儿穆库什。

慈安的性子娴静,被教育得知书达理,秀外慧中。个人品性突出,又有家世傍身,也是她能成为大清皇后的理由之一。1852年,钮祜禄氏以秀女入选,40天后被立为皇后,是大清以来晋升最快的继后。



之所以是继后,是因为咸丰在她之前有过嫡福晋萨克达氏,大婚第二年就去世了,一个月后,咸丰继位追封她为皇后,因此慈安再封就是继后。

慈安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最佳的皇后人选,而慈禧在入宫之前,家世背景不值一提,性格也不够端庄贤淑。从她后期争宠的种种手段来看,她同慈安的矛盾其实早就埋下了伏笔。

钮祜禄氏(慈安)当上皇后,秉持着要母仪天下的原则,除了要监管后宫外,还要时时刻刻提醒皇帝务正业。良药苦口,良言难听,这种规劝的工作,谁干谁不讨好,就像《甄嬛传》里的乌拉那拉,《如懿传》里的断发如懿,天天在皇帝耳边絮叨祖制规矩,难免被冷落。

史料中记载慈安入宫的时候体检就查出来身体不太好,没多久似乎又闭经了,总之就是不能生育,这对于子嗣凋零的皇家来说是个噩耗。咸丰就把希望寄托在其他妃子身上,已经不指望什么嫡庶,是个儿子就行。

最开始盛宠的丽贵人有孕,上下欢喜,结果生出来的是个女孩,咸丰好失望。

与此同时,叶赫那拉(慈禧)也开始为争宠而摩拳擦掌。后宫争宠是常有的事,但叶赫那拉以色侍君,手段层出不穷,哄得咸丰皇帝耽搁了朝政,很是荒唐。

钮祜禄氏听说后,便坐不住凳子了,思前想后决定出来整治一下后宫,不然,人人都这样,岂不是乱了祖宗规矩。


一天,钮祜禄氏就晨起来到了兰贵人(慈禧)的宫里,那时候咸丰皇帝正颠鸾倒凤,只听皇后跪在地上一字一句在外面读起了家法,还有祖宗留下的条条框框,气得咸丰拂袖而去,留下兰贵人一个人惶恐不安。

钮祜禄氏为了杀鸡儆猴,要对兰贵人进行杖刑,结果咸丰皇帝去而复返,同兰贵人一起谎称她已有孕。钮祜禄氏半信半不信,只好由兰贵人去了,不敢再做什么。

皇后的职能很大,皇帝每晚临幸谁都必须知会皇后一声,后宫妃嫔怀孕,她也没道理不知晓。但她没有办法,也是在此时知道了兰贵人的心机和本事。

这时就注定了慈安要败在慈禧的手上,比阴谋,她终究是弱一些。

咸丰五年,叶赫那拉真的怀孕了,此时后宫还是一个儿子没有,她成了咸丰帝唯一的希望。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叶赫那拉也是真争气,竟真给咸丰诞下了龙子。

钮祜禄氏比较慈爱,为人敦厚,许是她自己没有孩子,便把母爱也一同倾注到了这个孩子身上,虽然不是自己所出,却从不苛待。

于是,这二位的矛盾很快又升级了。

咸丰去世后,留下了八大顾命大臣,皇后钮祜禄氏成了母后皇太后,徽号慈安,居东宫,叶赫那拉位圣母皇太后,徽号慈禧,居西宫,从此开启了两宫太后的局面。

这两个人的矛盾频频出现。


1、八大臣之一的肃顺一门心思瞧不上慈禧,偏要在两宫太后之间搅和事。他利用各种时机打压西太后,抬高东太后,使得西太后心里十分不痛快,继而对慈安也心生不满。

2、慈安对同治皇帝很溺爱,加之她性格温和,为人不喜争权夺利,便也获得了小皇帝的认同。同治同慈安走动的频率要高于生母慈禧,甚至对慈安比对慈禧更亲近。

同治选皇后的那一年,两个人同时入围,一个是富察氏,一个是阿鲁特氏。同治很喜欢阿鲁特氏,恰好慈安对这个女孩也很有好感,也建议选她。结果慈禧偏偏力推富察氏,在选后的争执中,慈禧作为生母败下阵。

她将母子离心的怨恨也迁怒到了慈安身上。

3、慈禧作风奢靡,喜欢享乐,尤其是愿意听戏。某一天,她授意下人想要兴土木重修紫禁城西苑,慈安站出来说宫里没钱,节俭一下,慈禧只好按下不表,但心里颇有怨言。

4、慈禧身边有个宠宦叫安德海,他靠着慈禧的宠爱在宫里横行霸道,无所顾忌。后来,更是违背祖制高调出宫。于是,丁宝桢上书想要惩治安德海的时候,就得到了慈安太后的许可。

慈安也想趁这个机会敲打敲打慈禧。

安德海死后,慈禧恨恨地说:她瞒我瞒得好苦。

慈禧早就不满两宫垂帘听政,只想一个人独享权利。光绪七年,这一天她突然患血崩症,朝政大权不得不交由慈安一个人打理。慈禧却对此十分不满,有野闻传言,慈禧上门和慈安争吵,骂她骂得十分难听。

慈安不善言辞,争辩不过,气急之下吞了鼻烟壶。

吞鼻烟壶这事难度其实挺大,野闻毕竟是野闻,不足信。

不过确实慈安的死非常蹊跷,突然患病,不久后去世。根据《翁同龢日记》中有关于慈安死亡过程的记载,后人推测东太后的死亡症状更像是心脑血管病。

后因慈安在世时不争不抢,在大臣中名声很好。

来源:友书闲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