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杭州 310058;2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杭州 315010;3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平台,杭州 310058
作者:
叶欣欣1 彭辞添1 薛亮2 阮颖雁3 温煦1 黄聪1
单位:
1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杭州 310058;2浙江省体育科学研究所,杭州 315010;3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平台,杭州 310058
通信作者:
黄聪,Email:cohuang@zju.edu.cn
引用本文:
叶欣欣, 彭辞添, 薛亮, 等 . 基于 ArcGIS 的我国体育设施分布特征及其与居民死亡风险的关联性[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 2025, 19(10): 770-780. DOI: 10.3760/cma.j.cn115624-20250421-00346.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平台ArcGIS的我国体育设施分布特征及其与居民死亡风险的关联性。
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13—2017年“中国家庭大数据库”(CFD)的97 912例社区居民进入随访队列,删除失访和数据不完整资料,最终获得53 937例随访数据。基于ArcGIS获得我国体育设施分布情况,并通过访谈和问卷收集死亡事件信息。采用Poisson回归分析评估居住地体育设施分布特征及其与居民死亡风险的关联性。
结果
2013年我国262个区(县)体育设施共79 714个,其中大型体育设施数占比最高(87.09%),缓冲区内的体育设施数量为17(4,30)个,居住地到达最近体育设施距离为453.2(341.5,1 863.5)m。纳入分析的53 937例社区居民中,男性27 761例,女性26 176例,随访期间发生死亡事件1 326例(2.5%)。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缓冲区内体育设施数量增加(≥21个比0~2个)与居民死亡风险呈负相关( RR=0.74,95%CI:0.64~0.85;P0.05);亚组分析显示,≥60岁(RR=0.82,95%CI:0.70~0.95)、男性(RR=0.78,95%CI:0.64~0.95)、女性(RR=0.79,95%CI:0.64~0.97)、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RR=0.84,95%CI:0.71~0.99)和居住地为城市(RR=0.77,95%CI:0.66~0.90)均与居民死亡风险呈负相关(均P0.05)。校正年龄后,在男性人群中,居住地到达体育设施距离远(RR=1.41,95%CI:1.08~1.83)和不符合10 min体育健身圈(RR=1.25,95%CI:1.02~1.53)的人群死亡风险均较高(均P0.05)。校正性别和年龄后,在城市人群中,居住地到达体育设施距离远(RR=1.29,95%CI:1.04~1.60)和不符合10 min体育健身圈(RR=1.18,95%CI:1.00~1.38)的人群死亡风险均较高(均P0.05)。
结论
基于ArcGIS的我国体育设施分布呈现大型体育设施占比高的特征,居民缓冲区内体育设施数量不足和到达体育设施的距离较远是成年居民死亡的潜在危险因素。
本刊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东河沿街69号517室
联系电话:(010)51322343
Email:cjhm@cmaph.org
杂志官网:https://www.zhjkgl.org.cn/
投稿网址:https://medpress.yiigle.com
来源:网排TV茶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