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此刻,在东方大国的西北戈壁,红白相间涂装的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矗立在发射架上,听令出征。
此刻,在东方大国的西北戈壁,红白相间涂装的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矗立在发射架上,听令出征。
这是中国首枚可重复使用火箭,来自商业航天企业蓝箭航天公司。
未来,任务成功的话,将是中国首枚入轨并回收的火箭,也将是全球首枚携带有效载荷入轨并回收的液氧甲烷火箭。
这些都是假如!
今天凌晨,一则马斯克与朱雀三号火箭的消息火了。
在社交平台上,马斯克评论了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他们在猎鹰9号架构中加入了星际飞船的一些特性,例如使用不锈钢和甲烷氧化物,这将使其能够击败猎鹰9号……
马斯克说的很中肯,朱雀三号击败了猎鹰9号。
我国商业航天发展晚,蓝箭航天成立于2015年,在蓝箭航天成立同年底,猎鹰9号首次完成回收。
如今,历经10年发展,SpaceX正在不停地尝试重型星舰任务。
中国商业航天企业也加速发展,以蓝箭航天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正在加快探索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突破。
科技创新,就是在一次次探索和失败中突破。
关于马斯克对蓝箭航天朱雀三号火箭的评价,引来网友围观,大多数人对朱雀三号火箭的技术产生质疑……
一家民营企业,踏实做事,最后取得一些成果,为啥大家都不相信呢?
民营企业造火箭,就是把不可能变成能。
比如,2023年7月12日上午,朱雀二号遥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按程序完成了飞行任务,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朱雀二号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
当时,配备液氧甲烷发动机的重型星舰还在尝试起飞……
这可是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官方媒体报道过的,就是全球第一。
为啥有的人就不认可呢?
认可本国民营企业的创新技术很难吗?
要知道,这个全球第一也是来之不易。
蓝箭航天也历经首飞失利,归零复盘、卧薪尝胆,朱雀二号再次点火起飞,成为全球首枚成功入轨的液氧甲烷火箭,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突破。
如今,马斯克的重型星舰试验已经进行了十一次飞行,虽然携带了模拟载荷发射成功,并溅落海上回收。
但并不成熟,还在试验阶段。
蓝箭航天对标马斯克猎鹰9号的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即将迎来首飞。
假如首飞成功,对我国商业航天发展影响重大、意义深远。
据公开资料,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每公斤约7.09万元;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每公斤约2.82万元。
目前,国内主流商业发射报价集中在每公斤5万-10万元,但部分小型火箭或特殊轨道发射,费用仍可达每公斤15万元。
SpaceX猎鹰9号火箭全复用状态下发射成本约2000-2500美元/千克(折合1.4万-1.8万人民币/公斤)。
可见,可重复使用火箭才是未来。
比如,朱雀三号可重复使用火箭,未来可重复使用20次,火箭每公斤成本将从10万元降至2万元。
猎鹰9号液氧煤油火箭全长约70米,直径3.7米,箭体采用铝合金箭体+碳纤维复合材料,近地轨道一次性运力22.8吨,海上回收运力17.5吨,一级目前最高重复使用次数31次。
朱雀三号基础型,采用不锈钢作为箭体主结构材料,一子级配备九台天鹊-12A液氧甲烷发动机,火箭全长约66.1米,直径4.5米,整流罩直径5.2米,推进剂采用液氧甲烷。
根据网上数据显示,朱雀三号基础型近地轨道运载能力11. 8吨,航区回收运载能力8吨。
2024年1月19日,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首次大型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飞行高度约350m。
2024年9月11日,朱雀三号可复用火箭十公里级垂直起降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
2025年6月20日,朱雀三号一级动力系统九机并联地面点火试验成功。
2025年10月18日-10月20日,朱雀三号遥一运载火箭飞行试验任务完成第一阶段工作。
……
今年4月,蓝箭航天已下线100台液氧甲烷发动机。
此外,由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220吨全流量补燃发动机——蓝焱,也取得了重要成果。
目前,这款发动机已经顺利完成了30多次最高到50%工况点火试验。
期待朱雀三号首发顺利。加油!
来源:永不落的红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