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张弼以“草圣”名世,其书风受张旭、怀素影响,却能自出新意。观此作,首当其冲的是其磅礴的气势。整幅作品布局茂密,行距紧凑,字与字之间连绵缠绕,如奔雷掣电,一气呵成。笔画粗细对比强烈,提按顿挫间尽显力量感,粗笔如铁柱沉江,细笔似游丝牵春,变化多端而又不失法度。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张弼《御沟流红词轴》,是明代狂草艺术的杰出代表。这幅纸本作品纵148厘米,横69厘米,气势恢宏,笔墨酣畅,将书法的抒情性发挥到极致。
张弼以“草圣”名世,其书风受张旭、怀素影响,却能自出新意。观此作,首当其冲的是其磅礴的气势。整幅作品布局茂密,行距紧凑,字与字之间连绵缠绕,如奔雷掣电,一气呵成。笔画粗细对比强烈,提按顿挫间尽显力量感,粗笔如铁柱沉江,细笔似游丝牵春,变化多端而又不失法度。
释文内容为“御沟流红”典故,讲述宫女红叶题诗、借流水寄情的幽怨故事。张弼以狂草书写这一凄婉题材,形成内容与形式的奇妙共振。笔锋的使转、墨色的枯润,仿佛是宫女心绪的起伏跌宕。时而急促的连笔,似少女的急切期盼;时而凝重的顿笔,如深宫的无尽哀愁。墨色由浓至淡,由润至枯,恰如青春年华在深宅中逐渐消磨,将“年光如箭”的无奈与“长门怨”的悲戚表现得淋漓尽致。
落款“东海书”三字,笔势稍缓,与正文的狂放形成对比,起到了稳定全局的作用。整幅作品既展现了张弼深厚的笔墨功力,又传递出强烈的情感色彩,是一件“以书抒情”的典范之作。对于书法爱好者而言,这幅作品不仅是技巧的展示,更是情感与艺术完美融合的生动教材。
释文
选入深宅,年光如箭,承恩未遇车便羊,随班长在昭阳殿。自拾丹枫,霜痕一片,御沟堤上无人见, 都将一点少年心,西风写入长门怨。御沟流红词乐大军作。东海书。
壮士留步!编辑不易,恳请点赞、评论、转发,不胜感激!(图片来自网络,只为传播艺术)
来源:一品姑苏城